疫情不仅直接影响人们的健康,也对房地产市场产生了显著影响。去年疫情期间,许多售楼处暂停营业,这一情况仍然历历在目。民众的团结合作和严格遵守防疫措施是当前抗疫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这不仅得益于党的领导,还离不开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
然而,在特殊时期,偶尔也会有个别不遵守防疫规定的人出现。最近,一名女子在进入小区时拒绝提供个人信息,甚至试图通过给社区负责人“卢书记”打电话来寻求特权。面对这种情况,现场的志愿者果断回应:“我管她是谁呢?凭什么不填写信息?”“如果你这样,我们的工作就无法继续了!”这名女子(某街道办副主任)和“卢书记”也因此受到了相应的处罚。该事件迅速在网络上发酵,包括党媒在内的多家媒体都对此进行了报道。
国家统计局今天发布了2020年12月的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统计数据。数据显示,整体房价依然呈上升趋势。尽管房价上涨,但这也意味着购房者的资产也在增值。国家统计局首席统计师绳国庆表示,住宅销售价格稳中略涨。
从不同城市的数据来看,一线城市的房价涨幅高于二线城市,二线城市又高于三线城市。具体而言,四个一线城市的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0.3%,同比上涨3.9%;31个二线城市的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上涨0.1%,同比上涨4.0%;35个三线城市的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上涨0.1%,同比上涨3.5%。
换句话说,虽然去年进行了近500次楼市调控,但房价并未下降,只是涨幅有所收窄。这种波动仍在合理范围内。
所谓的“卢书记”现象在房市中也存在。例如,尽管央行和银保监会明确规定资金不得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但仍有一些地方分行或支行违反规定发放贷款。因此,银保监会向违规银行开出了巨额罚单,作为对这些“卢书记”的惩罚。
从金融角度来看,“三道红线”融资政策和《关于建立银行业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的通知》也是央行对无序扩张的房企和银行进行监管的重要手段。
据某媒体报道,在严格限制资金用途的情况下,仍有炒房者尝试通过其他方式获得贷款。例如,一些购房者通过全款再抵押的方式,以“房抵运营贷”的形式获取贷款。这种行为一旦被发现,将受到相应的处罚。
在“房住不炒”的总体方针下,房市中仍有许多不遵守规则的“卢书记”。这些行为不仅需要被严惩,也需要更多人提高警惕,避免落入类似的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