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不仅扰乱了社会经济的正常运行,还给许多人带来了失业的压力。面对这一挑战,如何稳定就业形势成为关键问题?大数据为我们提供了详细的解答。
在2020年第一季度末,作为劳务输出大省的河南,外出务工人数出现了显著下降,幅度达到41%。基于中国联通的大数据分析,我们绘制了一张气泡图来展示河南省外出务工人员的流动情况。气泡的大小代表了迁往务工地的人数,相较于前一年,2020年春节后前往北京、江苏、浙江、广东等地务工的人数明显减少。
疫情导致人员流动受限,用工需求也随之下降,农民工群体受到了较大影响。为了缓解这一状况,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帮助企业减轻负担,从而稳定了农民工的就业情况。
疫情期间,专车、专列和包机等措施被广泛运用,确保农民工能够顺利到达工作岗位。到2020年第三季度末,全国农民工外出务工总数达到了1.79亿人,恢复到了去年同期的97.9%。
与此同时,留在家乡的农民工也有了更多就业机会。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4月,河南省内失业人数同比增加了30%。这表明,农民工在家门口就业的渠道正在扩大。
截至2020年12月初,全国已有超过1800万返乡留乡农民工实现了就近就业。随着乡村产业的多样化发展,新的就业岗位不断涌现,例如无人机驾驶员、电商销售员以及农业经理人等新兴职业在农村地区越来越常见。
“三新经济”(即新产业、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对就业需求产生了积极影响。在线办公、在线教育和在线医疗等新型业态迅速发展,推动了招聘需求的增长。据统计,截至2020年3月,“三新经济”领域的招聘量占总招聘量的比例达到了7.9%,比去年同期上升了2.5个百分点。其中,直播带货相关的职位需求增长尤为显著,春节后全网招聘人数整体下降了30%,但与直播相关的招聘却增长了133%。“带货主播”这一职业也被正式纳入国家职业分类,称为“互联网营销师”。
2020年前11个月,全国新增城镇失业人口为1099万人,提前完成了年度失业目标。多元化就业方式和新兴职业的不断涌现,不仅打破了传统的就业观念,也反映了中国经济和社会的活力与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