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反哺预防医学,美年健康研讨院的创新之路
作者头像
  • 李晓虹
  • 2021-01-23 10:01:00 0

严重疾病和常见疾病的预防是公共卫生领域的重要课题。自1990年至2016年,我国心血管疾病患者数量翻倍,患病率增长了14.7%,心血管疾病导致的死亡人数从每年251万增加到397万。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来改善国民的心血管健康?心血管疾病在不同地区的分布有何特点?

糖尿病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问题。过去40年里,我国糖尿病的患病率持续快速上升。研究糖尿病患者的地域分布、性别差异和年龄特点,对于推动糖尿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至关重要。

这些问题的答案可以在美年健康研究院联合新华社发布的《新华指数·体检大数据糖尿病地图》和《新华指数·体检大数据心血管健康报告》中找到。

作为中国最大规模、覆盖面最广的非公立健康体检机构之一,美年健康积累了大量的健康体检数据。如何利用这些数据融合前沿的生命科学技术,从而转化为实际应用,是美年健康未来发展的关键问题。

美年健康研究院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成立的。2018年,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流行病学专家宁毅受邀担任美年健康研究院执行院长。研究院专注于公共卫生、临床研究、产业发展研究和产业深度应用四个方向的数据挖掘。

宁毅表示,美年健康研究院致力于通过研究早期疾病预防来推动公共卫生的积极发展。他希望通过数据和科研的结合,引领健康体检行业进入新时代。“未来,当人们提到美年健康时,不仅会想到一家体检和健康管理公司,还会认识到它是一家国际前沿技术的科技公司。”宁毅说。

体检大数据助力体检标准化升级

美年健康研究院具体开展了哪些研究?

目前,研究院参与了六个国家级重大或重点研发项目,其中作为牵头单位负责两个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其中一个项目是“无创性脑血流灌注功能定量评价系统的研发及临床验证”,这是由美年健康牵头、获得科技部立项支持、纳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由中央财政专项资金资助的项目。

简单来说,这是一个针对脑部筛查的科研项目。传统的脑血流检测需要使用造影剂,但造影剂可能对患者造成肝肾损伤,甚至引发过敏性休克,给患者带来心理压力和恐惧。目前国际主流厂商采用的磁共振成像技术(如动脉自旋标记技术)只能提供单一参数的脑血流量数据,但如何实现与注射造影剂灌注成像相同的影像参数,准确评估脑组织灌注情况,是当前全球面临的巨大挑战。

美年健康研究院联合安影科技等单位研发了一种多延迟、多参数动脉自旋标记技术(multi-delay ASL),弥补了现有单延迟、单参数ASL技术的不足,可以为更多脑卒中患者提供早期诊断的新证据,提高救治机会,降低致残和致死的风险。

宁毅介绍,选择这个项目是因为美年健康在体检过程中敏锐地发现了脑部检查中的这一痛点。通过无创技术早期发现脑血流灌注情况,可以预警和预防脑卒中和其他脑部疾病。对于脑卒中患者来说,这一技术有可能成为他们生存的关键。

目前,该技术已在宣武医院、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和中日友好医院开展临床验证。宁毅表示,技术成熟后将应用于体检筛查中。

从体检大数据出发,找出健康检查中的痛点,立项科研并通过临床验证反哺体检,这是美年健康研究院正在实践并已证明有效的产业科研路径。正如宁毅所言:“我们不是为了科研而科研,而是希望把好的想法变成好的技术,使患者或健康人受益。”为此,研究院不仅着力于推进前沿的临床研究和产业成果转化,还在公共卫生、深化体检及全生命周期管理等方面进行规划。

在公共卫生领域,美年健康基于数据分析形成了多份专业报告,如《中国体检人群健康状况及十年变化趋势》、《中国体检人群常见100种异常指标分析》、《新华指数·体检大数据糖尿病地图》和《新华指数·体检大数据心血管健康报告》,并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了研究成果。

与此同时,美年健康研究院还启动了多个重要项目,如与中日友好医院共建呼吸专科医联体,与阿斯利康合作共建MMC代谢病中心,完成了国家卫健委合作的糖尿病防治“控糖计划”阶段性任务,并积极参与其他“未病”防控工作。此外,研究院建立了医疗大数据国家实验室,为公共卫生、疾病防控、新药研发和重大创新提供数据支持。

“数据+科技”驱动健康产业创新

如果说成立美年健康研究院是美年健康拥有庞大数据量后的必然选择,那么牵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健康体检大数据云平台构建”则标志着美年健康从数据化向智能化转型的重要里程碑。

2020年10月,由美年大健康牵头,北京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北京市体检中心、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等9家单位共同参与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健康体检大数据云平台构建”项目正式启动。该项目旨在建设高质量、广覆盖的健康体检大数据及其云平台,通过疾病筛查作为切入点,重点关注高危人群和严重疾病,实现全人群全健康周期的科学系统管理,高效推进健康中国战略。

“依托健康体检等数据,研发支持个性化、精准化、智能化的体检信息系统是体检未来的发展方向,具有重要意义。”作为该项目的牵头人和首席科学家,宁毅表示,实现多区域、跨机构的体检大数据云服务平台是一个艰巨的任务。美年健康参与其中,将大量积累的数据合理运用,不仅是最佳平台,也对中国预防医学和公共卫生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目前该领域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健康体检数据不规范、隐私保护机制不完善、健康体检大数据平台与医疗信息脱节等。未来,只有实现健康体检、医疗和基因信息的互联互通和融合,构建广泛覆盖、高质量、智能化、开放应用的大数据云服务平台,才能实现重大疾病精准筛查和风险预警等功能。这也是该项目需要突破的关键点,以实现高质量和广泛覆盖的应用。

美年健康研究院用了近两年时间,将沉淀下来的数据进行梳理,通过科研促进数据标准化,并按国际化标准建立数据基础。这一过程中,复杂的庞大数据被转化为可用于科研的优质精确数据,美年健康也在数据采集、集成、融合、存储、分析与共享等各个环节积累了宝贵经验。这些经验为“健康体检大数据云平台构建”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临床电子病历、健康体检大数据和基因信息等关键技术领域的互联互通提供了重要参考。

通过这个项目,美年健康有望实现产、学、研、医、检闭环,即在全国范围内实现跨区域、跨年度、跨机构的高效整合,并将个人三大健康信息网(即医院电子病历、健康体检信息、个体基因信息)互联互通。

可以说,该项目的启动是美年健康研究院对美年健康大数据梳理后的阶段性成果,也是美年健康整体科研能力提升的重要标志,并为未来实现数据价值奠定了坚实基础。

过去,美年健康主要以健康体检和健康管理为核心医疗服务机构;2019年,美年健康提出了“数据+科技”的科技新理念。

宁毅表示:“这些例子只是我们实现数据价值的一部分,目前我们仍在不断加速数据的转化应用。未来,美年健康将继续围绕传统健康体检这一入口,拓展和夯实健康管理综合服务能力,包括黏性的健康管理以及刚性需求的后续医疗服务。通过应用和挖掘健康体检数据,强调数据背后的底层医学逻辑,解决和打通数据流水线瓶颈。借助智能技术,提高医学服务质量与体验。同时,将海量健康数据和健康体检人群需求紧密结合,用数据服务公共卫生,孵化产业,推动创新变革,从积累大数据到释放数据潜能,进一步向数据驱动型的健康生命科技公司转型。”

    本文来源:图灵汇
责任编辑: : 李晓虹
声明:本文系图灵汇原创稿件,版权属图灵汇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图灵汇",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
反哺预防医学之路研讨创新数据健康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