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大雪过后,中国移动重庆公司的网络工程师刘成兵结束了新一轮针对偏远乡村的通信信号巡检工作。此次巡检的重点区域包括位于武夷山深处的彭水县普子镇大龙桥村。
大龙桥村只是中国移动重庆公司实施“网络+”扶贫计划、助力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据记者了解,中国移动重庆公司依托乡村网络建设和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将网络与信息技术与现代农业和乡村现代化转型相结合,不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加速推进农业升级、乡村进步和农民发展,谱写了一曲助力乡村振兴的“三重奏”。
强农业:新技术赋能智慧农业
“山脚下十几户人家的通信主要依赖半山腰上的移动基站。春节期间,留守的老人和孩子主要依靠手机与家人联系。今天巡检结束,网络信号一切正常,确保了村民们可以过一个好年。”刘成兵说,公司在春节前加强了对偏远乡村地区的网络建设和优化,保障当地居民的通信畅通。
在5G时代,农场将遍布各种传感器,各类农业机械和应用平台将自动收集和处理农业数据。农民只需通过电脑或手机查看作物生长情况的数据,就能一键作出相应操作,使农业生产更加便捷高效。
在忠县,中国移动重庆公司与中国移动(成都)研究院合作打造的三峡橘乡田园综合体项目,成为了全国首批、三峡库区和重庆市唯一的国家级田园综合体试点项目,也是全国唯一以柑橘为主导产业的国家级田园综合体。
该项目负责人介绍,该项目以柑橘产业为基础,运用5G、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通过智慧农业综合平台实现园区管理的远程调度;在生态康养方面,利用5G无人机进行远程高效的植保巡检,实现精准种植;在生态产业方面,通过5G+VR技术提供沉浸式体验,展示柑橘四季生长的过程,推动生态旅游业的发展。该项目以农业产业园区的形式,促进循环农业、观光农业和体验农业的集约发展,形成智慧农业的新业态。
美乡村:新平台助力数字乡村建设
为了推进乡村及偏远地区的电信普遍服务工作,自2017年起,重庆移动不断增加乡村网络资源投入,主动牵头在彭水、石柱、秀山、奉节、巫溪、忠县、綦江、涪陵、云阳等9个区县开展电信普遍服务试点项目,累计建设乡村基站超过5万个,实现了全市所有行政村的4G网络全覆盖,宽带网络覆盖了6900个行政村。
“没想到,家门口这么快就装好了摄像头,现在即使在外地打工,也能随时查看家里的情况,真是太方便了。”开州竹溪镇灵泉村外出务工的小王通过手机看到母亲正在院子里晾晒衣物时高兴地说。
2020年10月,灵泉村成为中国移动在重庆建设的第一个“平安乡村”示范村。借助中国移动“移动看家”家庭安防视频云平台,实现了乡村公共区域的卡口和道路监控管理。在看家护院、果园农场、鱼塘水库等场景中实现了远程监控,并对监测到的异常情况进行实时报警,构建起全方位、全天候、立体化的乡村科技防范体系,提升了乡镇综合管理水平。
截至目前,中国移动重庆公司已经建立了超过200个“平安乡村”示范村,惠及5万多乡村用户的幸福感和安全感显著提升。
富农民:新服务帮助就业增收
家住奉节县竹园镇的大学毕业生肖威来自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因父亲失去劳动能力,他急需一份稳定的工作和收入来源。在奉节县政府的支持下,中国移动重庆公司联合中移铁通有限公司发布了招聘公告,定向招聘贫困户销售人员和智慧家庭工程师,并为成功应聘者提供培训、上岗和增收等就业支持。肖威应聘成功,通过自身努力和相关政策扶持,获得了稳定的收入,家庭贫困状况得到了较大改善。
像肖威这样受益于就业帮扶的人还有很多。中国移动重庆公司通过建设的9000多个益农信息社站点,为农民提供产销对接、法律援助、招聘信息、农技培训、金融保险等公益、便民、电商、培训服务,帮助农民就业增收,实现脱贫。去年,益农信息社共促成农产品销售对接1.05亿元,发布了1.2万个岗位信息,促成近4000名贫困户达成就业意向,实现了从扶贫“输血”向“造血”的转变。
(本文来源:重庆晨报 记者李舒 实习生张钰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