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可能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在电商平台搜索或添加商品到购物车后,类似的推荐很快就会出现在首页;在视频平台上观看某种类型的视频后,首页推荐的内容也会相应变化;在搜索引擎上查询某方面内容后,首页推送的内容也与此相关。这表明,我们的日常生活已经离不开手机和电脑,而这些设备也一直在利用大数据推送各种内容。通过分析我们日常使用的偏好、习惯和时间等数据,这些软件经过复杂的算法计算,最终生成我们看到的首页推荐。
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人们逐渐适应了这些越来越“智能”的应用程序。很多时候,这些精准推送的内容确实触动了我们的兴趣,使我们产生进一步了解的欲望。然而,这也成为了一些APP模糊隐私条款的借口,从而获取用户信息。在大数据时代,我们的隐私如同古代人没有衣物遮体一样,毫无保护。
如果这条微博所述内容属实,那么在使用许多应用程序时,我们很可能无法避免被监听的情况。尽管现在手机可以通过修改权限来防止软件盗用位置等信息,但像QQ、微信等需要使用麦克风的应用程序无法避免这种情况,否则每次使用前都需要重新授权,非常不便。
针对“窃听”这一问题,很多用户早已有所感觉,但由于缺乏证据,加之生活中已经被这些APP包围,难以摆脱,所以很多人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如今,手机“窃听”已成为现实,但我们仍然无能为力,只能被迫接受。或许,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尽量减少语音输入,更多地使用文字输入。
实际上,在大数据时代,隐私几乎已经不存在。很多人有过这样的经历:刚刚讨论完某件事,随后就收到了相关的信息推送;昨天在淘宝搜索过某个包,今天在其他应用中就出现了类似的推荐。很多时候,我们都能感受到生活中的种种细节被他人窥视,但却找不到证据,最终只能无奈放弃。
2018年,vivo推出了一款具有升降式摄像头的黑科技手机——vivo NEX。这款手机正面颜值极高,但在众多博主评测时引发了关于隐私泄露的讨论。当时,许多博主和用户发现,摄像头会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弹出,经调查发现,这是由于某些软件调用了手机的前置摄像头获取用户的隐私。其中,携程旅游网和QQ浏览器等应用被曝光。尽管QQ浏览器方面声称摄像头并未实际打开,但很多网友仍持怀疑态度。可以说,在大数据时代,我们甚至无法确定自己的隐私是否被暗中泄露,手机可能会成为这些APP的帮凶。
根据去年第四季度手机销量排名,苹果、三星、小米、OPPO和华为分列前五。这些品牌的手机操作系统在隐私保护方面各有特色,或许将是我们在对抗APP隐私侵犯时的最后一道防线。
苹果一向以其安全性闻名,其独有的苹果ID广受好评。近日,苹果宣布将在iOS 14.5版本中增加隐私保护功能,用户在使用APP时会收到是否允许追踪的通知,若APP不尊重用户的追踪偏好设置,可能会被苹果商店下架。
在此之前,MIUI 12就已经包含专门的隐私保护功能,其中“照明弹”可以显示所有敏感行为,包括自启动、调用位置信息、读取通讯录等。当手机被调用录音、摄像或定位功能时,系统会在左上角弹出提示,提醒用户注意防范。为了保护用户在大数据环境下的隐私,小米可谓煞费苦心。
除了小米,其他国产手机厂商也纷纷推出隐私保护措施。OPPO手机在使用某些软件时提供安全键盘,并在期间保护手机不被录屏和截屏。在读取联系人、通话记录等信息时,系统会自动提供空信息替代。华为则提供了保密柜功能,可以存放极其私密的内容,同时限制广告跟踪功能可以避免APP跟踪用户的搜索内容。
相比之下,三星的隐私保护较为薄弱,尽管有私密模式,但在使用其他应用时仍无法完全保护隐私。然而,由于三星在中国市场的份额较小,这个问题可以忽略。总体而言,苹果和小米的隐私保护措施最为到位,其中小米更胜一筹,有效避免了APP暗中调用摄像头等问题。
随着手机技术的不断发展,隐私安全保护将成为一个重要的卖点,并成为各大厂商竞争的关键领域。目前来看,小米的MIUI 12在这方面贡献最大,值得其他厂商学习。尽管当前隐私泄露问题日益严重,但我们不必过分担忧,因为这些软件仍处于国家监管之下,相信未来会有改善。您对此有何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