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播+丨赋能新时代 习近平的大数据之道
作者头像
  • 飞天小报
  • 2021-02-03 16:54:33 0

在东海之滨、东湖之畔,大数据产业正在蓬勃发展。10月12日至14日,第三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在福建省福州市举办,主题为“创新驱动数字化转型,智能引领高质量发展”。

“当今世界,信息技术日新月异,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快速发展,对经济社会发展、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发挥了重要作用。”在首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开幕式上,习近平总书记曾致贺信表示。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中国的数字化进程已经渗透到政务、民生、实体经济等多个领域。“数字农业”、“数字校园”、“数字社区”等应用不断涌现,共同描绘出数字中国的宏伟蓝图。

大数据助力民生

大数据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从电话、社交媒体到网购、就医、旅游,每时每刻都在生成新的数据,不断充实着这座数据大厦。

20年前,“数字地球”和“数字社会”还只是概念,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前瞻性地提出了“数字福建”战略构想,为数字中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2002年,福建省某小区建立了全省首个社区居民电子阅览室,习近平非常关心网络连接情况和居民获取的信息。他细致地观察一位老人如何上网,并询问上网速度是否够快。

同时,远程自助缴费系统也在福建试点运行。习近平详细了解远程抄表的过程,并询问准确性。当时网络带宽仅为2兆左右,工作人员解释还需人工核对。习近平要求他们不要做表面功夫,要实实在在为民众提供信息化服务。

“大数据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具有巨大潜力。”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关于国家大数据战略的集体学习中指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互联网+教育’、‘互联网+医疗’、‘互联网+文化’等,让百姓少跑腿、数据多跑路,不断提升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普惠化和便捷化水平。”

如今,大数据广泛应用于人们的生活。在便利店,刷脸支付变得普及;在家,一部手机或电脑就能工作;出门办事,数据代替人工跑腿,大大节约了时间和成本。

2020年初,新冠疫情突如其来。2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调研北京疫情防控工作时表示:“要利用大数据等手段,加强疫情溯源和监测。”

疫情实时大数据报告、追踪接触者动态、智能调度医疗物资……在疫情防控中,大数据的应用使人们能够科学防疫,协同作战。

“运用大数据促进保障和改善民生”,在习近平总书记的战略规划中,人民始终是核心。让群众切实感受到信息化带来的便利,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是习近平推进“数字中国”战略的核心目标。

大数据驱动经济

发展没有终点,只有新的起点。

大数据时代,数据已成为一种重要的生产资料。各行各业都能产生有价值的数据,通过对这些数据的统计、分析和挖掘,可以创造出巨大的价值和财富。

2015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贵阳考察大数据产业。他参观了大数据应用展示中心,听取了贵州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及实际情况。贵州省通过发展大数据产业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探索给总书记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总书记鼓励当地干部:“我听明白了,贵州发展大数据确实有道理。”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国际会议上为“数字经济”点赞。在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国际经贸活动受到严重影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新的挑战。面对复杂的经济形势,习近平总书记倡导在危机中寻找机遇,化危为机,“要抓住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带来的机遇,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生命健康、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形成新的增长点和新动能。”

疫情期间,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数字经济迅速崛起,直播带货、线上教育、云旅游等新模式加速普及。疫情不仅推动了数字产业的发展,也促进了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预测,2025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将达到60万亿元。

“危和机总是并存的,克服了危就是机。”在后疫情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引领中国经济构建新的发展格局。

大数据助力国家

大数据不仅是个人和企业的宝贵资源,也是整个国家的重要资产。

大数据正在有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成为社会管理和政府决策的重要工具。同时,大数据也正在改变各国的综合国力,重塑未来的国际战略格局。

201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中国科学院时指出:“大数据是工业社会的‘自由’资源,谁掌握了数据,谁就掌握了主动权。”

2014年2月,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网络信息是跨国界的,信息流引领技术流、资金流、人才流,信息资源日益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和社会财富,信息掌握的多寡成为国家软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鉴于大数据的巨大潜力,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将其视为战略资源,从技术研发、数据开放共享、隐私保护、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前瞻性规划。

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的研究报告,2018年,英国、美国、德国的数字经济在GDP中的比重已占主导地位。同时,国际组织如联合国、G20、金砖国家等纷纷将数字经济作为重要议题,通过一系列成果性文件,共同推进全球数字经济的发展。

“独行快,众行远。”疫情下的“云外交”中,习近平主席同德国、欧盟领导人共同举行会晤,提出建立中欧数字合作伙伴关系。

“加快数字中国建设,就是要顺应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信息化培育新动能,用新动能推进新发展,以新发展创造新辉煌。”在大数据时代,习近平总书记立足战略视野,为网络强国指明方向。

    本文来源:图灵汇
责任编辑: : 飞天小报
声明:本文系图灵汇原创稿件,版权属图灵汇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图灵汇",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
习近平联播新时代数据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