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加速跑 教育更优质(大数据观察·数说片面小康)
作者头像
  • 真言快语
  • 2021-02-14 08:52:12 3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科技事业取得了显著进展,科研领域捷报频传。“天问一号”成功环绕火星,“嫦娥四号”首次登陆月球背面,“嫦娥五号”完成地外天体采样,“奋斗者”号完成万米载人深潜……这些成就标志着我国科技实力迈上了新的台阶。与此同时,教育事业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2019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首次突破4万亿元,占GDP的比例为4.04%,连续8年保持在4%以上;2016年至2019年间,年均增长率达到了8.2%。

数据显示,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从2013年的1.18万亿元增长至2019年的2.21万亿元,基础研究经费从2013年的555亿元增长至2019年的1336亿元,技术市场合同成交额从2013年的7469亿元增长至2019年的2.2万亿元。这些变化表明,我国的创新体系更加完善,创新环境不断优化,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创新管理形成了新格局,科技实力显著提升,并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科技创新不仅促进了产业升级,还提升了民生福祉。5G加速商用、北斗导航卫星全球组网以及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广泛应用,都在不同程度上推动了社会进步。此外,针对疫情防控的需求,科研人员在药物、疫苗、检测试剂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实用且有效的成果,为全国疫情防控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科技扶贫也取得了显著成效,实现了科技特派员对建档立卡贫困村科技服务和创业带动的全覆盖。

科技体制改革持续深化,激发了创新潜力。科技体制改革的主要框架已经确立,科技人才发展形成了新的机制。一批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迅速涌现,一批优秀科学家荣获国际重要奖项,在国际科研舞台上崭露头角。国家科技计划、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加大对青年人才、一线科技人才和企业科技人才的支持力度。

在教育领域,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普及水平显著提升,各级教育的普及率均达到或超过了中高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截至2020年11月30日,全国义务教育阶段辍学学生数量大幅下降,其中20多万建档立卡辍学学生实现了动态清零。我国的基础教育历史性地解决了“有学上”的问题,教育公平实现了新的跨越。

得益于专项招生计划,“筑梦计划”帮助辽宁省建昌县井龙沟村的朱国营成为该县第一个考入北京大学的学生。“十三五”期间,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专项累计达到52.5万人,越来越多的农村孩子走进了高等教育的大门。

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资源配置不断优化,教育公平的阳光照耀着每一个孩子。目前,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持续推进,24个大城市的免试就近入学比例达到98.6%。截至2019年底,30.9万所义务教育学校(含教学点)的办学条件已达到基本要求,占义务教育学校总数的99.8%。

在内蒙古自治区林西县林西镇寄宿制小学,每个教室都配备了一台液晶交互一体机,可以随时播放课件或进行远程教学。“大屏幕上城市的老师授课非常有趣,我特别喜欢现在的每一节课。”学生赵子萱开心地说。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乡村的孩子们也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目前,98.4%的乡村学校(含小规模学校)实现了网络接入,拥有多媒体教室的学校比例从2014年的58.2%提高到了2020年7月的93.1%。乡村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整合开发了英语、音乐、美术等学科的数字资源,总时长达到6948个学时,与基础教育阶段所有学科教材配套的资源达5000万条。

在线教育打破了学校的物理限制,形成了随时随地都能学习的新模式。目前,我国慕课数量和使用规模位居世界第一。上线慕课数量增至3.2万门,学习人数达4.9亿人次,在校生获得慕课学分的人数达1.4亿人次。

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女子高中教师张桂梅,为大山里的女孩打开了广阔的人生道路;海南大学教授张云阁,一生致力于成为一名思政课教师,做学生的引路人……党的十八大以来,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1732万教师有力支撑起了世界上最大的教育体系。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实施5年来,地方财政划拨奖补资金206亿元,惠及中西部725个县8万多所学校近130万名教师。

    本文来源:图灵汇
责任编辑: : 真言快语
声明:本文系图灵汇原创稿件,版权属图灵汇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图灵汇",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
数说片面小康加速优质观察创新数据教育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