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为证 中国扶贫龙头企业规模迅速扩展成效分明
作者头像
  • 农如晓
  • 2021-03-03 15:09:01 1

增值税发票大数据揭示了产业扶贫和消费扶贫的重要成效——

扶贫龙头企业规模显著扩大

中国已顺利完成新时代脱贫攻坚的任务。在此过程中,产业扶贫和消费扶贫发挥了重要作用。增值税发票大数据提供了具体的数据支持。

据统计,2016年至2020年间,832个已脱贫的国家级贫困县的企业经营状况显著提升。这些企业的销售收入保持快速增长,年均增长率达到了14.6%。从区域分布来看,东北地区的脱贫县企业销售收入增速显著提升,2019年增长了13.6%,2020年更是达到了29.7%,成为四个主要区域中增速最快的。而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年均增速分别为18.7%、15.6%和13%。

从行业角度来看,2016年至2020年,832个已脱贫的国家级贫困县的制造业企业销售收入年均增长率为11.9%。同时,那些能够吸纳大量贫困人口就业的行业,如农林牧渔、建筑、住宿餐饮及批发零售业,其销售收入也表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年均增速分别为17.5%、20.9%、18.8%和20.7%。交通运输和仓储邮政业也在持续改善,年均增长率达到14.7%。

增值税发票大数据还显示,扶贫龙头企业规模迅速扩大。在全国8000家扶贫龙头企业中,超过九成来自农林牧渔、制造业和批发零售三大行业。这些企业重点布局于农业及其相关产业,如农产品加工和销售。自2016年以来,这三个行业中的扶贫龙头企业营业收入年均分别增长了40.1%、27.6%和36.2%,带动了整体营业收入年均增长33.3%。每家企业的平均收入规模从2015年的1044万元增加到了2020年的4383万元。此外,2020年销售额超过一亿元的扶贫龙头企业数量是2015年的3.3倍。

扶贫龙头企业的经济效益也得到了显著改善。2016年以来,这些企业实现的总利润年均增长率达到43.9%,平均每家企业的利润额从2015年的108万元增加到2020年的673万元;企业的销售利润率也从2015年的10.4%提升到了2020年的15.4%。

通过增值税发票大数据还可以发现,扶贫产品正逐渐从初级农产品转向深加工农产品。2020年,农副产品加工品销售收入占扶贫产品总收入的比例达到35.7%,比2017年提高了约5个百分点,远高于其他初级农产品(如米面粮油、禽畜蛋奶、新鲜果蔬和中药材)的比重。从产品销售收入增速来看,农副产品加工品近两年的年均增速分别为12.8%和31%,趋势向好;菌类和水产品的销售收入增速也非常快,年均增速分别为67.4%和56.2%。

    本文来源:图灵汇
责任编辑: : 农如晓
声明:本文系图灵汇原创稿件,版权属图灵汇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图灵汇",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
龙头企业扶贫中国成效分明扩展迅速规模数据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