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减负补缺 畅通产销链条 税收大数据为企业“精准导航”
作者头像
  • 成敏慰杰
  • 2021-03-29 08:27:20 2

疫情防控期间,如何精准施策、有序推进复工复产?数据作为一项关键生产要素,正在成为决策和行动的重要依据。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河北省税务部门充分利用长期积累的税收数据优势,深度挖掘税收大数据的价值,进一步激活数据资源,拓展数据应用,将“应时之需”转化为“常态之举”,为复工复产按下“快进键”。

精准“导航”,助力企业减负

玉星生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财务负责人石利涛终于松了一口气,因为该公司按时完成了超过200万美元的订单交付。然而,受国际疫情的影响,公司原本紧张的资金链因原料采购问题更加困难。幸运的是,宁晋县税务部门及时介入,将该公司评为出口退(免)税管理一类企业,依托税收大数据为公司提供了紧急办理服务。1月18日提交的出口退税申请在当天就完成了审核,1月20日公司收到了601.8万元的退税款。

同时,宁晋县税务局还利用税收大数据,通过金三系统、进销项系统和增值税发票数据,筛选出符合条件的企业,帮助企业快速享受增量留抵退税优惠政策。及时到位的退税款解决了企业的燃眉之急。

税收大数据的应用不仅限于此。承德市双桥区税务局成立数据分析小组,运用大数据实时扫描和精准识别功能,迅速定位出1032户未能享受优惠政策的纳税人,逐笔核实数据,重点提示辅导,确保企业在疫情期间能够及时享受到应有的政策优惠。

“搭桥牵线”,修复产销链条

疫情暴发后,一些企业面临原材料供应不足或产品销路不畅的问题。关键时刻,河北省税务部门通过覆盖面广、时效性强、颗粒度细的税收大数据,帮助企业寻找货源和销售渠道。

石家庄邢森染料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闫茹首次体验了税收大数据的力量。由于疫情影响,公司主要原料苯胺基乙腈的供应出现问题,导致生产停滞。国家税务总局石家庄循环化工园区税务局利用电子税务局和增值税进销项比对系统,精准分析数据,迅速为企业找到了内蒙古的一家供货商,解决了原料短缺问题。

此外,河北省税务部门通过大数据分析,帮助133家企业实现供销合作,金额达到8300多万元。税收大数据不仅在税收领域发挥作用,还通过“企业信誉画像”帮助金融机构评估企业信用,从而解决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题。

保定市跃进纸箱有限公司就是受益企业之一。该公司为蒙牛、伊利等企业提供纸箱包装。今年年初,由于疫情导致原材料价格上涨和资金紧张,公司面临流动资金短缺的问题。保定市竞秀区税务局通过查询企业纳税信用记录,发现该公司被评为A级纳税信用等级,迅速联系银行,一周内帮助企业获得800万元贷款。

税收大数据在助力地方经济复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各地税务部门通过税收大数据分析,不仅在微观层面精准帮扶企业复工复产,确保产业链和供应链稳定运行,还在宏观层面分析经济运行态势,为政府决策提供支持。例如,邢台市税务局通过对全市发票数据进行汇总分析,撰写税收分析报告,为当地政府提供决策参考。

总之,税收大数据已经成为推动复工复产的重要工具,通过精准分析和有效应用,为企业和地方政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本文来源:图灵汇
责任编辑: : 成敏慰杰
声明:本文系图灵汇原创稿件,版权属图灵汇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图灵汇",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
补缺减负链条助力精准产销畅通税收导航数据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