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开局之春,中国经济展现出稳健的发展势头。
今年春季,企业的经营状况如何?消费市场恢复情况如何?外贸趋势又如何判断?国家税务总局在23日发布了一组税收数据,展示了第一季度中国经济稳中向好、稳中有进的态势。
新办涉税市场主体超过270万户
市场主体是经济发展的基石。据国家税务总局的数据,第一季度全国新办涉税市场主体达279.2万户,同比增长86%,比2019年同期增长34.9%,两年平均增长率为16.1%。
在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哈尔滨片区,工人们正在紧张地进行产品组装。
今年以来,税务部门通过“一竿子到底”的政策落实机制,落实税费优惠政策,提供优质的税费服务,帮助企业轻装上阵。
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第一季度全国企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50.5%,两年平均增长12.8%,延续了去年下半年以来的良好增长势头。
增值税发票数据展示制造业发展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重要支柱。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第一季度全国制造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9.7%,比2019年同期增长20.2%,两年平均增长9.6%。
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有力推动了工业的复苏。数据显示,第一季度全国工业企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6.7%,两年平均增长9.3%。
在河北邯郸,当地正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来促进转型升级,大力发展先进的装备制造业。
随着各项支持科技创新的税收政策的有效落实,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第一季度我国高技术产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53%,两年平均增长19%,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此外,第一季度土木工程建筑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4.8%,两年平均增长15.8%,延续了去年第四季度以来的快速增长态势;农机产品销售收入同比增长78.7%,两年平均增长40%。
批发业销售收入两年平均增长13.4%
从地方到地方,一系列促进消费和扩大内需的税费优惠政策的实施,显著提升了居民的消费意愿。
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第一季度全国批发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52.9%,两年平均增长13.4%。部分升级类消费品增长明显,珠宝首饰、钟表、保健医疗器材等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75.4%、88.6%和73.2%。
疫情发生以来,在线教育、互联网诊疗等新业态新模式成为激活消费潜力的新动力。第一季度,数字文化服务、居民互联网服务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60.3%和65.4%,在去年高基数的情况下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出口企业国内采购金额两年平均增长16%
外贸高质量发展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近年来,税务部门积极实施出口退税便利化措施,简化退税流程,缩短退税时间,有效缓解了企业资金压力。
第一季度,海外需求复苏持续推动我国出口快速增长,全国出口企业国内采购金额同比增长46.5%,两年平均增长16%。从出口行业来看,电气机械器材、公用设备等行业的出口企业采购意愿较强,采购金额同比增速均超过50%,相关行业扩大生产的预期增强。
企业环保设备投入力度加大
近年来,税务部门通过税收杠杆作用,鼓励企业加大环保投入,推动向绿色低碳转型。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第一季度企业环保设备投入力度加大,采购污染防治设备、环境监测仪器同比分别增长63.5%和54.9%,两年平均分别增长12.7%和11.7%。
各项支持新基建产业发展的税费优惠政策,有效促进了投资结构的逐步优化。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第一季度企业采购通信接入、移动通信、通信传输设备金额同比分别增长78%、72.9%和46.7%,两年平均分别增长10.3%、15.8%和10.6%。
在河北开平,当地正在推进耐火材料企业的清洁生产改造,加快绿色低碳发展。
国家税务总局收入规划核算司副司长赵连伟表示,第一季度各项目增幅较高,一方面是因为我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著,政策效应不断释放,国内外市场需求回暖;另一方面是因为去年受疫情影响,基数较低,导致今年一季度目标增幅较高。
“准确把握一季度经济形势,既要关注同比增长,也要对比2019年同期增长情况,计算两年平均增长率,从而更全面、客观地反映经济运行态势。”赵连伟说,税务系统将积极探索利用大数据,开展多层次税收经济分析,服务市场主体和宏观决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更大贡献。
策划:赵承
统筹:韩洁、林红梅
记者:王雨萧
编辑:聂焱
新华社国际部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