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人阅读大数据:日均看纸质图书超1小时、80后成主力军
作者头像
  • 2021-04-24 05:45:42 11

深圳人阅读数据公布:纸质阅读时间超一小时

2020年,深圳居民的阅读数据出炉,多项指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根据大数据分析,深圳市民在纸质书籍、电子书籍以及各类读物的阅读时间和数量上均表现出显著的增长趋势。

数据显示,2020年,深圳居民人均阅读纸质图书8.86本,电子图书12.13本,分别比上一年增加了2.66本和4.77本。深圳市民日均阅读纸质图书的时间为61.25分钟,超过了1小时。电子阅读方面,虽然人均日均电子阅读时间为63.29分钟,较上年略有下降,但仍略高于纸质阅读时间。

数字化阅读的普及不仅体现在电子书的阅读量上,还反映在深圳市民对各类数字资源的广泛利用上。深圳图书馆提供的数字资源访问量达到了265.65万人次,增幅达86.83%。其中,基于微信小程序开发的“数字阅读馆”全年访问量达143.18万人次,占到深圳图书馆数字资源总访问量的53.9%。

图书馆服务创新推动全民阅读

深圳图书馆的服务创新极大地推动了全民阅读的发展。截至2020年底,深圳共有710个公共图书馆,形成了覆盖全市的图书馆网络体系。2020年新增持证读者近40万人,同比增长37.68%,创下历年新高。其中,“80后”成为阅读主力军,持证读者人数达100.57万人,占持证读者总数的35.65%,外借文献394.57万册次。

经典作品持续受欢迎,名家著作备受追捧

报告显示,2020年“哈利波特”、“PYTHON”、“三体”等作品成为图书馆网站上的热门搜索关键词。“伟大的世界”、“西游记”、“红楼梦”、“百年孤独”、“活着”等中外经典和名家著作依然受到读者的喜爱。著名作家黑柳彻子的作品《窗边的小豆豆》在综合借阅排行榜中名列前茅,外借次数高达1970次。

“南书房家庭经典阅读书目”推荐图书也越来越受到读者的关注和借阅。自2014年以来,180种推荐图书累计外借量已突破85万册次。其中,中国文学类著作最受青睐,历史、地理和科普类图书紧随其后。

数字阅读成为常态

随着数字化阅读的普及,深圳市民的生活方式也在发生变化。2020年深圳成年居民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高达99.1%,人均电子图书阅读量为12.13本。在深圳举办的第七届中国数字阅读大会上,深圳再次被评为“中国十佳数字阅读城市”,这是深圳连续第五年获此殊荣。

深圳市民对阅读的热情和对阅读资源的灵活运用,体现了他们对阅读媒介和资源选择的理性态度。这种理性的阅读态度有助于形成更加成熟的阅读文化。

    本文来源:图灵汇
责任编辑: :
声明:本文系图灵汇原创稿件,版权属图灵汇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图灵汇",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
后成主力军日均深圳人纸质小时数据图书阅读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