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政法系统充分发挥跨部门大数据协同办案平台载体作用
作者头像
  • 芯智讯
  • 2021-05-06 20:47:11 15

在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工作中,兰州市委政法委进一步深化了协同办案平台的应用,充分发挥大数据平台的作用,利用智能化手段全面排查顽瘴痼疾,彻底解决执法司法中的突出问题,持续推动平安兰州、法治兰州及过硬政法队伍建设,切实落实“我为群众办实事”的行动。

4月25日,记者走访了兰州市案件量最大、人口最多的城关区人民法院,了解协同办案平台的运行情况。

协同办案平台提升审判效率 城关区人民法院依据《甘肃政法跨部门大数据协同办案平台风险驾驶、故意伤害、盗窃、交通肇事、寻衅滋事、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六类案件流转指引》和《兰州市政法跨部门大数据协同办案平台试点工作案件流转办法》,严格实行线上、线下“双轨制”运行的原则,将案件卷宗从纸质为主转为电子为主。这使得案件信息只需录入一次,即可同步存储和重复使用,实现了电子卷宗随案生成,制作卷宗的时间从过去的半小时缩短至10分钟。同时,采用网上换押技术,替代了传统的法律文书派员交换、案卷材料派员移送、来回换押提审、案件信息重复录入等流程,送达换押证从原来的“至少需人工跑腿四次”变为“网上集中批量送达、批量盖章一步换押”,显著提高了办案效率。

城关区人民法院还实现了刑事案件全流程的网上办理,在法院内部审讯管理系统中嵌入刑事案件委托调查函、换押证、缓刑材料制作模块,使法院办案系统与协同办案平台灵活切换,便捷查询,同步阅卷,并在线标注重点案件信息、争议焦点,从而提升庭审质量和效率。截至目前,城关区人民法院通过政法跨部门大数据协同办案平台已办理117件案件,取得了良好效果。

让当事人少跑路,平台多服务 目前,城关区法院正朝着“网络多网连通、应用全面支撑、业务全域流转”的目标努力,加强与检察院、公安局、司法行政部门的协调合作,实现政法各部门的一网流通、信息共享,刑事案件的平均审理周期从40天缩短至20天。

针对实际操作中存在的网上委托调查和社区矫正回执功能不完善的问题,平台增加了司法局接收社区矫正材料后一键抄送给检察机关和公安机关的功能,使与司法行政部门的对接更加紧密。在提高效率的同时,也为当事人节省了时间和精力,真正实现了“让当事人少跑路,让平台多服务”。

城关区法院刑庭法官腾宵琼表示,在大数据协同办案平台投入使用前,犯罪嫌疑人的换押、法律文书的送达等工作都需要法官频繁往返于不同地点,既耗费时间又耗费精力。“现在通过协同办案平台可以即时传输,大大节省了人力和时间,让我们法官能从繁杂的工作中解脱出来,更好地精细化管理案件,也让当事人和百姓感受到实实在在的便利。”腾宵琼说道。

线上办案高效运行 市委政法委执法监督科科长达丽介绍,目前兰州市协同办案平台试点工作已经形成一套较为完善的组织保障体系,全市政法干警通过高效运转的协同办案平台,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实践活动。

据了解,自政法跨部门大数据协同办案平台推广以来,兰州市积极推进平台建设,基本实现了六类案件“材料全扫描、信息全共享、业务全覆盖、流程全监督”的目标。政法单位严格按照《甘肃政法跨部门大数据协同办案平台风险驾驶、故意伤害、盗窃、交通肇事、寻衅滋事、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六类案件流转指引》和《兰州市政法跨部门大数据协同办案平台试点工作案件流转办法》规范操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自2020年7月试点启动至2021年4月25日,共100%线上推送六类案件1833件,占全省总数的39.6%;推送贩卖毒品、信用卡诈骗等类型案件237件,占全省总数的63.1%。由于成绩突出,“兰州经验”还在全省协同办案平台建设推进会议上进行了交流发言。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张烁)

    本文来源:图灵汇
责任编辑: : 芯智讯
声明:本文系图灵汇原创稿件,版权属图灵汇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图灵汇",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
兰州市跨部门办案政法协同载体充分发挥作用数据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