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领域的热点和发展趋势是本期关注的重点。从国际到国内,从政府部门到行业动态,我们将为您梳理最新的资讯和观点,帮助您更好地把握新媒体的发展脉络。
据媒体报道,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针对用户反映强烈的App非法获取、超范围收集、过度索权等问题,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和相关规定,对部分App进行了个人信息收集情况的检测,通报了33款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的App,并要求相关运营者在10个工作日内完成整改。
点评
互联网的发展虽然带来了便利,但也增加了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当前,手机App过度收集个人信息的现象十分普遍。例如,许多App会获取地理位置和联系人权限,甚至在不必要的时候获取用户隐私权限。一些商家还会非法获取用户的照片、财产信息、生物识别信息等,并用于不法交易,损害用户权益。因此,加强个人信息保护迫在眉睫,国家网信办的通报对用户信息安全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据媒体报道,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5G应用“扬帆”行动计划(2021-2023年)》,并公开征求公众意见。目标是在2023年实现5G应用水平显著提升,5G个人用户普及率达到40%以上,5G网络接入流量占比超过50%,5G物联网终端用户数年均增长率超过200%。同时,还将打造一批新型消费业务,提升用户满意度。
点评
《行动计划》明确了5G发展的方向和目标。未来,随着各行各业对5G应用的推广和创新,5G将加速发展。正如足球比赛中各个位置的球员需要各司其职,5G发展也需要跨部门、跨行业、跨领域的协作。相关部门应将5G应用纳入发展规划,加大资金支持,推动行业企业加大投入。
据新华社报道,5月1日起,国家网信办、工信部、公安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的《常见类型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必要个人信息范围规定》正式实施。该规定明确了39类常见App的必要个人信息范围,涵盖了日常生活的主要方面,并将小程序和预置软件纳入管理范围。
点评
近年来,App超范围收集个人信息、强迫授权等现象普遍存在,新规的出台旨在规范App个人信息收集行为,解决这些问题。新规明确了App可以收集的必要个人信息,并允许用户拒绝提供非必要个人信息,科学地平衡了个人信息保护与App发展之间的关系。新规的实施不仅不会影响App的发展,反而会有效规范个人信息收集行为。
据网信中国报道,5月1日起,《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办法》开始实施,原《网络交易管理办法》同时废止。该办法要求网络交易平台展示商品和服务信息,充分保障消费者知情权。同时,对网络直播服务提供者提出了保存网络交易活动视频的要求。
点评
“社交电商”、“直播带货”等新业态的兴起带来了新的监管挑战。《办法》明确了网络交易平台的责任,并对直播服务提供了明确的规定。这将有力引导新业态各方规范运营,加强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
据新华社报道,我国首个国际商标信息官方查询系统——欧盟商标查询系统(EUTMS)已于5月2日正式上线,面向公众免费开放,提供全面的欧盟商标信息查询服务。
点评
欧盟商标查询系统的上线将为加强知识产权国际合作和知识共享提供重要支持。它不仅有助于社会公众和企业快速查询欧盟商标信息,还能提高知识产权数据的应用水平,为企业“走出去”提供支持。
据新华社报道,五一假期期间,网联、银联共处理支付交易6.97万亿元,整体交易数据较疫情前有显著增长,创同期新高。其中,网联平台处理跨机构网络支付交易85.32亿笔、金额5.06万亿元,日均交易金额较去年同期和前年同期分别增长46.48%和87.96%。
点评
随着疫情形势的好转,五一假期迎来了“报复性消费”。这表明国内消费市场具有强劲的动力和巨大的增长潜力,同时也要求市场不断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据新华社报道,商务部数据显示,“双品网购节”前8天,线上消费额达到3818亿元,同比增长28.1%。“五一”假期期间,网络消费额同比增长29.2%。在线旅游消费额同比增长371.2%,其中,国外线上旅游产品和景点门票销售额分别增长526.3%和300.7%。此外,高质量出游成为新趋势,私家团游、亲子游、红色游等产品需求旺盛。
点评
中国的线上经济发展迅速,网络购物节和节假日线上订单是其重要组成部分。线上消费不仅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满足个性化需求,还方便了消费者的生活,提高了消费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