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省政府新闻办在新湖南大厦召开新闻发布会,省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副组长、省统计局局长刘文杰和省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省统计局副局长高勇公布了普查数据。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全省常住人口总数为6644.49万人,较2010年增加了74.41万人,增幅为1.13%。其中,长沙市常住人口首次突破一千万大关。
此次普查结果凝聚了全省各级统计部门的巨大努力,是非常宝贵的资料。这些数据应被充分利用,为全省的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人口普查是一项重要的国情调查,每十年进行一次,其时间跨度长,涵盖的人口结构和分布信息十分丰富。人口普查提供的大数据具有极高的价值,是不可多得的财富,关键在于如何利用这些数据。
这些数据可以用于多个方面:分析人口发展趋势,研究人口数量和结构变化对区域生产规模和就业需求的影响;研究人口分布状况及其变化趋势,探讨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及其成因,并预测未来的人口分布趋势;研究人口居住环境状况,包括居住环境的现状、普遍特征和变动情况;研究人口资源配置,包括人口规模与劳动力经济发展状况、人口规模与环境资源配置的关系等。这些数据几乎适用于各行各业和各个领域。
此外,我们还可以进一步挖掘人口普查数据的经济价值,借鉴美国的经验,将其更好地应用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从历次普查来看,我省各级部门高度重视人口数据及其变化,使得普查数据在制定规划、提供惠民政策信息、提供高端产业发展所需人才信息、拓展就业渠道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仍有一些地方和单位对普查数据不够重视,导致普查成果未能得到有效利用,这种情况虽然不常见,但确实存在。我们应该从现在开始重视这些数据,让它们为我们带来智慧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