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数据的推动下,花溪区正迎来新一轮高质量发展的契机。花溪区以全域文明旅游创新区为定位,通过大数据战略的实施,重点发展大数据研发与创新、电子商务、服务外包和呼叫中心等相关业态,推动智慧旅游等衍生业态的发展,加速产业聚集和升级。
2020年,花溪区积极推进数字经济产业化建设,全面落实“万企融合”计划,提升了政府数据共享开放水平,促进了数字经济规模的扩大和大数据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花溪区利用大数据的优势,进一步推动产业聚集和智慧城市的建设,提升经济社会发展的智能化水平。
大数据产业在花溪区蓬勃发展,从“风生水起”到“遍地开花”。花溪区通过空间打造、基地建设和平台搭建,加快企业引进,促进产业聚集。花溪区成立了产业投资运营平台公司,为大数据产业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空间支持和硬件配套。截至2020年12月,溪云小镇已有超过200家企业入驻,园区总产值超过2亿元。
花溪区还积极推动大数据研发创新工程、大数据培训工程和智慧旅游工程等项目的实施,取得了显著成效。此外,花溪区注重数据资源的内外流通,建设了多个5G基站,梳理了99个政务服务系统的数据共享目录,并推进了贵阳市政府数据开放平台花溪子站的建设,优化了119个开放数据集,进一步优化了大数据产业的发展生态。
花溪区地处贵阳贵安交界的核心区域,凭借政策、生态和区位等优势,吸引了大量大数据资源汇聚。花溪区大力推进大数据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发展,催生了新的数字经济发展动力。例如,中建科技贵州绿色建筑产业园通过智能化生产场景,实现了产品生产的全程监控和质量追溯。
花溪区抓住大数据发展机遇,大力实施“千企改造”和“万企融合”计划,推动大数据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花溪区还依托区域高校资源,探索出一套完善的政、产、学、研、用的运行机制,在工业智能化改造、智慧旅游和智慧农业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绩。
花溪区还积极推进5G网络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为数字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花溪区公、检、法三家单位通过贵阳政法大数据办案系统,运用大数据技术提高了司法工作的科学化、精细化和智能化水平。
在花溪区,大数据已经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花溪区建设了智慧溪北、云警花溪警务服务平台、智慧停车、智慧照明、花溪旅游监管及应急智慧平台和精准扶贫平台等一系列应用场景,提升了数字化管理能力。
花溪区依托贵州省网上办事大厅规范建设网上政务平台,初步建立了全区统一、共享、标准化的信息数据库和电子证照库,形成了区、乡、村三级政务平台服务体系全覆盖、全联通。同时,花溪区还以“网格化+智能化”为依托,统筹“数据平台”和“网格队伍”,有序推进“社会和云”建设,有效畅通了政府与社会、民众的沟通渠道。
智慧社区、智慧医疗、智慧交通等应用的广泛推广,为智慧城市建设和群众生活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谭曦,一位曾在贵阳六中任教的老师,看到了大数据带来的巨大潜力,毅然投身商海。她加入了青朵教育,致力于推动智慧教育的发展。通过两年的努力,谭曦的智慧教育生态系统雏形初现。疫情期间,花溪区所有学校的线上教学都采用了青朵教育的产品,服务了全国200多所学校和20多万学生。
谭曦还积极走访乡村学校,帮助他们获得更好的教学资源,希望她的产品能够惠及更多的地区。
贵州智造未来互联网发展有限公司推出的移动共享充电项目——“充哈哈”,解决了移动设备频繁缺电的问题。该项目无需押金,设备无锂电池,安装简单方便。目前,“充哈哈”已服务了44万客户,并与贵阳公交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
“充哈哈”预计在全国范围内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有望分享移动终端电力保障这块“大蛋糕”。
花溪区凭借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旅游资源,积极抓住大数据产业发展机遇,推动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大数据+”模式。花溪区将继续推进大数据产业的发展,努力实现产业的高质量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