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技术和人工智能在推动社会进步和改善人们生活的便利性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同时也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其中“大数据杀熟”就是一种常见的现象。
所谓“大数据杀熟”,通俗来说,是指一些平台利用收集到的用户信息对消费者行为进行分析和预测,进而对老客户收取高于新客户的费用。简而言之,就是老客户看到的商品或服务价格通常比新客户要高。
最近,“大数据杀熟”的问题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特别是因为这一行为可能带来的法律后果。例如,有消息指出,某些情况下,实施这种做法的企业可能会面临高达5000万元的罚款。
为了应对这一问题,《深圳经济特区数据条例(征求意见稿)》明确提出将对此类违法行为进行严厉处罚。如果企业的违法所得低于1万元,最低罚款额为5万元;情节严重者,罚款金额可达5000万元以下,或者按照企业上一年度营业额的5%进行罚款。
此外,《条例(征求意见稿)》还强调了保护个人数据的重要性,并制定了五项基本原则:合法合理、最小必要、公开透明、准确完整以及确保安全。其中,“最小必要”原则指的是企业在处理个人数据时,应将其限制在实现目标所需的最小范围内,并且采取对个人权利影响最小的方式。
网友们对于这个问题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很多人表示自己也曾经历过类似的不公平待遇。
你是否也有过被大数据“杀熟”的经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