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18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了《上海市市场监管现代化“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该文件涵盖了多项重要目标,包括到2025年的总体要求、长三角“一网通办”、加强反垄断和反不公平竞争法规执行、规范在线新经济市场秩序等内容,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
《规划》首先总结了“十三五”期间取得的成绩。截至2020年底,上海市场主体总数达到292.9万户,注册资本总额达28.6万亿元。其中,企业数量为241.9万户,相比“十二五”期末增长了62%;注册资本总额为28.5万亿元,增长了71%。日均新设企业数量增加至1665户,每千人拥有的企业数量为99户。广告业年收入达到了1943亿元,检测认证高技术服务年收入增长了61%。
在知识产权方面,上海的有效发明专利数量达到了14.6万件,每万人平均拥有专利数量增至60.2件,远超过“十三五”期间设定的40件的目标。有效商标注册总量为173.7万件,相比“十二五”期末增长了217%。主导制定了47项关键性国际标准,并有70多项国际标准正在研究中。此外,有8种创新药物获批上市,49项创新医疗器械进入了国家特别审查程序,涌现出一批全球首创的新药和一流的医疗器械产品。“九期一”填补了全球17年来没有新药用于阿尔茨海默病治疗的空白。
《规划》还提出了到2025年的总体目标:构建一个符合超大城市管理特点、适应新时代发展需求的现代化市场监管体系,使上海成为国内领先的市场环境典范,提高市场安全水平,增强市场监管的数字化能力。市场监管将更好地支持高质量发展和上海的重大战略实施。
《规划》强调了依托长三角“一网通办”推进全程无纸化登记,实现申请内容可视化、流程标准化和结果可预期。统一长三角地区的市场主体登记标准、办理流程和形式,提升企业的满意度。推动长三角电子营业执照互认,实现市场主体身份的一次验证和全网通用,以及营业执照的共享和复用。完善企业全生命周期登记服务体系,建立涵盖企业准入、业务办理和退出的便利化服务制度。
《规划》还提到要优化市场竞争环境,加强反垄断和反不公平竞争的司法执行,加大对平台运营者的垄断行为查处力度,建立平台运营者的垄断认定规则,依法禁止资本无序扩张,构建促进平台经济公平竞争、开放包容的新规则体系。严厉打击混淆、虚假宣传、商业贿赂、违法有奖销售、侵犯商业秘密等不公平竞争行为,加强对互联网领域新型不公平竞争行为的执法监管,加大对网络虚假宣传、刷单炒信等不公平竞争行为的管理力度。
《规划》还提出要规范在线新经济市场秩序。完善网络市场经营主体数据库,优化网络交易监管系统,全面推行电商平台的公示制度。推进网络市场的综合监管,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完善网络市场的闭环监管。推动网络市场监管体系的一体化建设,建立高效有序的网络违法行为协查机制,强化监管数据的共享共用,探索建立跨区域、跨部门、跨平台的失信联合惩戒机制。严厉查处大数据杀熟、默认捆绑销售、侵犯个人信息等损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坚持鼓励创新和包容审慎的原则,创新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的监管方式和手段,试点跨境电商认证,推进相关标准的研发,促进短视频电商、直播电商、社交电商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