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指导,新京报社主办的“杜绝浪费 守护食品安全”活动于6月18日举行。
在“‘光盘行动’下的实践与思考”环节,北京市餐饮行业协会副会长贺保贵,海底捞食品安全总监郭双喜,村上一屋总经理贾金辉,西少爷常务副总裁兼食品安全专家彭丰,以及便利蜂综合服务部总监兼食品安全委员会主任窦红梅共同探讨了反浪费问题。
贺保贵指出,餐饮行业通过多种措施已经减少了约30%的厨余垃圾,初步取得了成效。餐饮及零售行业的反浪费工作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研发推出小份菜和充分利用食材来满足消费者需求;二是借助大数据技术,实现从供应链源头到终端销售的精准采购和动态促销,从而减少浪费。
反浪费措施前置
《反食品浪费法》明确规定,餐饮经营者需主动提醒消费者避免食品浪费。许多餐饮企业已将减少浪费的措施前置,例如推出小份菜品和小包装食品,以及合理利用食材等。
郭双喜提到,海底捞长期以来一直提倡提供半份菜,以解决顾客既想品尝多种菜品又担心超量的问题。此外,海底捞还调整了调料台上的餐具尺寸,并在等待区提供预包装零食。村上一屋总经理贾金辉表示,公司已减少了20%的产品种类,并力求将食材充分利用。西少爷常务副总裁彭丰介绍,公司将肉夹馍分为大份和小份,并明确标注每份产品的重量。顾客点餐前,服务员会询问用餐人数并给予建议。此外,企业通过中央厨房进行集中采购和加工,以降低成本,如海底捞已在多个城市推行这一模式。
在政策引导、行业指导和企业共同努力下,餐饮行业已取得初步成效。“我们近期统计发现,整个餐饮行业的厨余垃圾减少了30%。”贺保贵表示,餐饮行业需要加强自律,并强调企业责任。他认为,菜品浪费与厨师水平和菜品是否符合消费者口味密切相关,“提升厨师技能可以有效减少浪费。”
大数据助力精准销售和动态促销
利用大数据等手段进行精准营销已经成为减少浪费和降低库存损耗的有效途径之一。许多餐饮企业引入了智能化管理系统。贾金辉表示,村上一屋通过数据系统连接前后端,实现了按需生产,能够精准预测未来45分钟内的销量,从而将损耗降到最低。郭双喜介绍,海底捞的智能补货系统可以自动盘点库存,确保没有过多的库存导致浪费。
零售行业的浪费问题可能出现在产品积压和物流配送等环节。窦红梅表示,便利蜂通过大数据预测商品销量,帮助各门店精准订货。同时,他们采用了实时动态促销系统,越接近保质期的商品折扣越大,从而减少食物浪费。在物流环节,便利蜂每辆运输车辆都安装了蓝牙温度计,后台实时监控,一旦发现商品温度异常即可立即处理。
对“大胃王吃播”等浪费行为说“不”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明确规定禁止制作、发布和传播宣扬大量进食、暴饮暴食等浪费食品的节目或音视频信息。对于消费端存在的浪费现象,企业也应采取相应措施,抵制“大胃王吃播”等浪费行为。
郭双喜表示,海底捞设有劝导员,无论是否为“吃播”,服务员都会主动推荐半份菜,并根据用餐人数建议适量点餐。贾金辉表示,如果遇到“大胃王吃播”等浪费食物的情况,一定会进行劝导,“要让美味留给更多消费者品尝。”
窦红梅认为,企业还可以通过参与食物捐赠活动来探索减少浪费的方法。她介绍,便利蜂一直关注“食物银行”等公益项目,积极推广绿色消费理念。
(撰稿人:王萍)
(编辑:秦胜南)
(校对:赵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