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省工业利润增速大数据:上下游省份增速“两重天”
作者头像
  • 2021-09-27 21:17:08 7

由于能源和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今年不同省份之间的工业利润增速出现了显著差异。内蒙古、山西、陕西等能源大省的工业企业利润增速远超全国平均水平,而广东、福建、浙江等依赖下游产业的省份则面临较大的压力。部分小微企业面临严峻挑战。

广东、福建工业利润增速低

广东省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1-7月,广东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达9.12万亿元,同比增长21.4%,两年平均增长7.0%。实现利润总额0.57万亿元,同比增长23.4%,两年平均增长10.7%。这意味着广东的工业企业利润增速比全国平均水平低了33.9个百分点。

在广东省内,工业利润逐渐向上游转移。采矿业和原材料制造业利润分别同比增长76.8%和97.5%,相比之下,消费品制造业利润仅同比增长17.3%,两年平均增长0.6%。

东莞市一家卫浴出口企业的负责人罗先生指出,上游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导致企业利润减少3到8个百分点,加上海运费用的大幅上涨,使得企业今年的经营状况非常艰难。

广东省体制改革研究会执行会长彭澎分析,能源和原材料价格的快速上涨,但下游工业成品的售价提高有限,竞争激烈导致利润空间受限。因此,拥有丰富能源和原材料资源的省份,其工业利润表现更好。

福建工业利润增速放缓

福建省统计局的数据表明,2023年1-7月,福建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318.16亿元,同比增长27%,两年平均增长8.2%。由于原材料价格的快速上涨,企业面临较大压力,用工成本和海运费用增加,部分小微企业盈利状况不容乐观。

彭澎认为,东南沿海地区的工业利润增速下降,反映出这些地区需要加快产业转移和转型升级。此外,能源结构的调整也是当务之急,如加快发展风电、太阳能等新能源产业,以降低成本并提高效益。

能源省份工业利润大涨

相比之下,内蒙古、山西、陕西等能源丰富的省份,今年的工业利润增速大幅超越全国平均水平。内蒙古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23年1-7月,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1.7倍,两年平均增长35.8%。其中,采矿业和原材料制造业利润分别增长1.4倍和6.4倍,对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44.5%和48.5%。

经济向好、需求增加、价格上涨以及较低的上年同期基数等因素,推动了煤炭、钢铁、化学等行业利润的显著增长。这些行业的利润同比分别增长1.3倍、14.6倍和4.9倍,石油加工业也从亏损转为盈利,整体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增速116.4个百分点。

此外,回款速度加快,显示出上游原材料产品供不应求。数据显示,截至7月底,内蒙古规模以上工业应收账款平均回收期为43.8天,同比减少9.9天;产成品存货周转天数为13.9天,同比减少2.9天。

同样作为煤炭大省的山西省,其工业效益也显著改善。2023年1-7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5424.5亿元,同比增长37.8%;实现利润1428.7亿元,同比增长2.2倍,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7.3%)。

从全国范围来看,2023年1-7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57.3%,两年平均增长20.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率为7.09%,比去年同期提高了1.43个百分点。这表明内蒙古、山西等能源省份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速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彭澎认为,尽管前几年能源重化产业较为低迷,但随着能源价格上涨,利润有所回升。当前,这些能源省份需要加快产业多元化,促进非能源产业的发展。例如,发展精细化工或其他具有本地优势的非能源产业,这需要一定时间才能实现。

据央视新闻报道,近期国家发改委等部门采取多项措施,淘汰落后低效煤炭产能,有序释放先进煤炭产能。其中包括核增大型煤矿产能、支持露天煤矿接续用地等,以保障冬季煤炭供应。全国煤炭交易中心的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天气转凉和能源结构调整,煤炭市场供需紧张局面将逐步缓解,煤炭价格也将失去上涨动力。

    本文来源:图灵汇
责任编辑: :
声明:本文系图灵汇原创稿件,版权属图灵汇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图灵汇",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
增速上下游省份利润工业数据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