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中央网信办在其官网宣布启动“清朗·2022年算法综合治理”专项行动。此次行动旨在深入排查和整改互联网企业平台上的算法安全问题,评估算法的安全能力,并重点关注具有较高舆论影响力或社会动员能力的大中型网站、平台及其产品。通过这项行动,中央网信办希望推动算法治理工作的常态化和规范化,营造一个健康的网络环境。
此次专项行动将持续至2022年12月初,主要围绕五个方面展开:组织企业自查自纠、开展现场检查、监督算法备案、落实企业责任以及限期整改问题。中央网信办指导各企业对照相关规定进行全面自查,评估算法安全能力,并积极整改存在的问题,消除潜在的安全隐患,以保护网民的合法权益。
此外,中央网信办将联合有关部门和地方网信部门组成联合检查组,对部分互联网企业进行现场检查。重点检查企业的算法合规情况和安全能力。对于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中央网信办将及时反馈给企业并督促其限期整改。对于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企业,将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3月17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发布会上,指出了2022年“清朗”专项行动的十个重点任务,其中包括算法综合治理。
近年来,随着算法应用的发展,虽然为政治、经济和社会带来了积极影响,但同时也出现了算法歧视、“大数据杀熟”和诱导沉迷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扰乱了正常的社会秩序。因此,出台有针对性的算法推荐规章制度显得尤为重要。
为此,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和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于2021年12月31日联合发布了《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并于2022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该规定明确了算法推荐服务提供商应遵守的用户权益保护要求,包括保障用户知情权、选择权等,以促进算法推荐服务的健康发展,保护用户权益。
业内人士指出,互联网企业积极响应新规要求,逐步向用户提供关闭个性化推荐的功能。尽管如此,根据国海证券的研究报告,算法推荐监管并非完全否定算法推荐,而是引导其传递正能量,并防止利用算法进行不当操作。对于短视频平台而言,算法和内容层面的监管不会对其用户规模和使用时间产生显著影响。短视频平台已经建立了一套严格的内容审核制度,以确保内容的质量和合规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