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4期>安徽:大数据应用场景孵化,这边独好!
作者头像
  • 中国名牌
  • 2022-06-13 16:46:11 8

安徽:精心孵化大数据赋能法律监督应用场景

本公众号讯(吴贻伙)

如何运用大数据对出租车驾驶员行业管理进行法律监督,如何在外卖商家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违法行为中实现精准发现,如何通过数据碰撞有效保护养老机构中老年人的合法权益……5月31日在安徽省检察机关举办的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竞赛现场评审会上,展示的多个法律监督应用场景令人印象深刻。这些项目均围绕社会治理目标,用实际行动替代空谈,用实际成果替代想象,取得了显著的孵化成效。

根据最高检的统一安排,今年3月,安徽省检察院启动了全省检察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竞赛,三级检察院在大数据应用场景、数据需求分析、大数据分析规则等方面展开了积极的探索。据统计,此次活动共征集到55个创意,最终形成48件作品。经过层层筛选,19件作品进入了实质评审阶段,其中9件作品参加了当天的现场评审。最终,安徽省检察院第二检察部设计的“诉判不一案件审查预警原型”获得了大赛一等奖,淮北市检察院构思的“外卖商家违规行为法律监督原型”等三部作品获得二等奖,宿州市检察院报送的“慧眼”公益诉讼大数据应用平台等五部作品则荣获三等奖。

此次竞赛参赛作品的应用场景覆盖了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等多个领域,部分作品已投入实际应用,初步展现了大数据技术的强大驱动力;部分作品正在进行原型开发,预期将产生良好的应用效果;还有一些作品尚处于创意阶段,但已经展示了大数据技术在法律监督业务中的广泛应用潜力。

安徽省检察院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些作品和创意聚焦于服务大局的热点问题、执法司法的突出问题、社会治理的薄弱环节、公共利益的不足之处以及人民群众的迫切需求,力图通过大数据技术开展类案监督,参与社会治理,以实现“办一案牵一串治一片”的效果。

例如,在刑事抗诉中,长期以来存在线索发现难、提出抗诉难、抗诉意见采纳率低等问题,此次竞赛中获奖的一等奖作品“诉判不一案件审查预警原型”,尝试利用大数据技术解决刑事审判监督的难点,旨在精准分析具备抗诉条件的案件及其抗诉点,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此外,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了强制报告和入职查询两项重要制度,如何有效地进行法律监督?池州市检察院结合其创建的“沐童”品牌,设计出“沐童”小程序检察大数据模型,通过增加公安部门和教育主管部门的数据接口,推动案件强制报告和入职查询的数据共享,从中分析出未成年人案件的法律监督线索,进一步织密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网。

面对庞大的民商事案件数量和较低的监督覆盖率,安徽省检察院民事行政检察部门构思出“民事深层次违法精准监督原型”作品,试图利用大数据技术,通过批量分析裁判文书网和检察业务应用系统的数据,重点关注案件发回重审改判率高、再审申诉率高以及申请监督案件多的民事审判人员,并对其进行“画像”,从而实施重点监督,强化民事诉讼监督的源头治理。

对于此次竞赛孵化出的一系列成果,安徽省检察院检察长陈武表示,全省检察机关将继续推进实践创新活动,通过推行“检察专业人才+信息技术人才”团队作战模式,充分发挥检察官的主导作用,以办案需求为导向,切实解决需求与供给不协调、不匹配的问题,不断完善检察大数据应用的生产链和供应链。

    本文来源:图灵汇
责任编辑: : 中国名牌
声明:本文系图灵汇原创稿件,版权属图灵汇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图灵汇",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
安徽孵化amp这边场景应用数据4494gtlt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