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们合作社的200亩强筋小麦获得了丰收,这要特别感谢大数据平台的贡献。7月6日,当一袋袋小麦被装车运往外地时,安阳林州市桂林镇宏发农机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郭振红满脸喜悦。
郭振红现年52岁,曾是一位经营农药和种子的商人。2014年,他注意到农村闲置土地的商机,便与王拴红等人合作,为桂林村、南山村等地的上百户农户提供土地托管服务,成为了“种地保姆”。同时,他们在流山沟村流转了大约13公顷土地,专门种植强筋小麦。2016年,他们正式成立了林州市桂林镇宏发农机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
“在事业发展的过程中,我们深刻感受到农业大数据平台带来的巨大变化,它提供了丰富的农业生产信息,简化了农技服务流程,使得我们能够随时咨询农业专家,甚至实现了农民足不出户就能耕种的愿望。”郭振红和他的合作伙伴们详细列举了大数据平台的各种好处。
郭振红总结得非常到位,从播种到收获,大数据平台始终陪伴在侧。
“以前小麦收割需要十几天,而现在有了平台的统一调度,我们只需在地头等待一两个小时即可完成,根本不需要下地。”王拴红说道。
“三夏”期间,为了确保小麦顺利收割,林州市充分利用农业大数据平台进行科学决策和合理调度,采取了多项保障措施。农机部门利用综合系统提前筹划,协调和组织了3.6万多台(套)农业机械参与“三夏”生产。此外,他们还与通信、石油、气象等部门合作,为机手免费开通手机短信,每日定时发送防疫知识、作业信息、天气预报及安全生产提示。
“我们的田间管理都是提前规划好的,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情,全程都有农技专家指导。借助大数据平台,先进的农技服务得以普及,我们种地时更加安心。”滑县的种粮大户杜焕永说道。
杜焕永是滑县万古镇杜庄村焕永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该合作社流转了136.5公顷土地,服务上千户社员和周边农户。通过大数据平台,滑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专业团队为合作社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并为社员及周边农户提供“六统一”服务,即统一机械化作业、统一生产资料供应、统一配方施肥、统一灌溉、统一病虫害防治和统一销售,使农民种地更加轻松、安心。
2020年,杜焕永的合作社为多台农机安装了北斗导航系统,使传统农机升级为无人驾驶设备,显著提升了播种和平地的效率和质量。此外,合作社引进了北斗导航自动驾驶播种机和平地系统,实现了无人驾驶和精准作业,不仅提高了作业效率,还减轻了田间劳作的负担。
“合作社拥有广泛的信息资源和技术支持,我将土地托管给合作社,合作社就成了我的‘田保姆’,所有的事情都由他们处理,全程机械化操作,粮食产量也得到了提升。”杜庄村村民高永富说道。
土地托管模式正在滑县悄然兴起,越来越多的新型职业农民加入其中。他们借鉴现代农业理念,关注“互联网+农机作业”和“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等新模式,这些新举措不仅推动了农业经济的发展,还提升了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近年来,滑县充分利用农业大数据平台,通过政策扶持、技术服务和业务培训,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促进了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使过去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局面逐渐转向集约化、规模化和产业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