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佳节即将来临,月饼市场逐渐升温。近期,茅台大酒店推出的两款月饼礼盒套装在短短一个月内便销售一空。据报道,二手市场上,原价318元的茅台流心月饼甚至被炒到了700多元。
月饼作为中国传统的美食之一,承载着团圆和美好的寓意。随着时代的发展,月饼在包装和口味上经历了诸多变化。“史上最严瘦身令”自8月15日起正式生效,加上相关部门对高价月饼的监管,使得今年的月饼市场更加简洁明了,价格虚高的现象显著减少。据统计,超过500元的高端月饼在市场上已经很难找到。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新政策对过度包装进行了严格限制,但天眼查的数据显示,“外包装”依然是月饼专利的主要方向。在天眼查的专利检索系统中,与月饼相关的专利信息多达一万条,其中大部分都是关于外观设计的。有媒体呼吁,商家应该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提升月饼的质量和口感上,而不是过分追求包装。
一些企业已经开始尝试使用可持续材料进行包装,例如京东利用回收的海洋塑料瓶制作环保袋,腾讯则采用甘蔗渣制作月饼盒,这种盒子不仅无污染,而且在自然环境下可以迅速降解。
近年来,跨界月饼和创新口味不断涌现,与传统老字号月饼形成竞争之势。据统计,全国共有2.2万家与月饼相关的公司,其中广东省的月饼企业数量最多,占全国总数的12.3%。北方省份中,仅有6个省份进入前十名,而以“云腿月饼”著称的云南省并未上榜。
老字号月饼品牌中,南方企业占据了九席,其中创立最早的杏花楼可以追溯到1851年,至今仍在上海享有盛誉。与此同时,各种新奇口味的月饼也层出不穷,包括龙虾味、普洱茶味、枸杞味、银杏保健月饼、鱼腥草月饼、阿胶月饼、臭豆腐月饼、火麻仁人造肉月饼以及玻尿酸月饼等,充分展示了月饼市场的多样性和创新性。(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