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多个省份的疫情形势变得非常严峻,我市面临的外部输入压力也在不断增加。国庆假期刚刚结束,许多从省外返回以及省内疫情地区返回的人员增多。不少市民反映,他们短时间内多次收到了疫情防控指挥部的提醒短信,不清楚具体的应对措施。还有一些市民表示,尽管自己一直待在家里并未外出,却仍然收到了短信,被列为风险人员。
据了解,大部分市民收到的短信内容大致如下:“【西安市疫情防控指挥部】根据大数据分析,您近期的旅居史与新冠肺炎患者可能存在直接或间接的接触,有一定的感染风险。为了您和家人的健康,请及时向所在社区(村、单位、宾馆)报告,并按要求落实疫情防控措施;收到短信后,3天内完成两次核酸检测(间隔24小时),期间请不要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谢谢配合!”
这些提醒短信是经过西安大数据局对手机信令排查和大数据分析后,对判定为涉疫场所暴露人员进行的风险提醒。涉疫场所暴露人员是指与疑似病例、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共同暴露于相同场所和区域,有一定感染风险的人员。在实际排查中,通过手机基站数据,圈定特定范围内出现过的手机号,判定为涉疫场所暴露人员,并进行风险提醒,监测核酸检测数据,督促落实三天两检的要求。筛查涉疫场所暴露人员的主要目的是最大程度地发现潜在风险人群,将与疑似病例、确诊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存在“时空重合”的人员纳入重点排查,做到早发现、早处置,防控关口前移。
收到短信后需要进行哪些操作? 这类风险提醒短信在短信内容中已经明确了相关要求。收到短信后,请按照时间节点落实三天两检的要求。同时,做好自我健康监测,如出现发热、干咳、鼻塞、流涕、乏力、咽痛、嗅(味)觉减退等症状,要及时就近到定点医疗机构就诊,并告知医生相关情况。就医途中请佩戴口罩,做好个人防护,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如果市民已离开西安,务必向所在社区、单位或入住的宾馆酒店报备,落实核酸检测等疫情防控措施。
一直在家并未外出为什么也收到短信? 在实际排查中确实存在这种情况。西安大数据局主要根据手机信号追踪人员,当确诊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曾出现在某个小区时,根据手机信号,该小区与确诊人员同时段驻留的市民都会被判定为涉疫场所暴露人员。即使有市民一直在家并未外出,由于基站的工作范围、信号漂移等技术原因,也会被列入风险人员。
没有去过公布的轨迹点为什么也收到短信? 在实际排查中也确实存在这种情况。西安大数据局根据手机信号追踪人员,即使没有前往过公布的轨迹点,但因为手机信号出现在轨迹点临近区域,也会被列入风险人员。例如,公布的确诊病例活动轨迹为某个社区店购物,在临近场所活动的人员,即使未去过该社区店,由于距离近,有感染风险,也会被列入风险人员。
收到短信后核酸起算时间应该如何计算? 部分市民群众对提示短信描述的“三天内”的起算时间不太明确。经与西安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确认,“三天内”的起算时间就是收到短信的当日0时,即如果中午接到了风险提示短信,上午参加的全员核酸检测就是三天两检的第1检。
为什么会重复收到相同提醒短信? 近期疫情防控形势复杂严峻,特别是输入型阳性确诊患者较多。为落实好尽快排查管控,相关单位会第一时间进行风险排查、发送提醒短信。实际工作中,市民因某个确诊患者被列为涉疫场所暴露人员,进行短信提醒,监测三天两检。由于阳性确诊患者多点频发,该市民可能因新增的另一名确诊患者再次被列为涉疫场所暴露人员。如果两次相距时间较长,存在新的感染风险,就会收到新一轮的短信提醒进行三天两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