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个案线索发现到类案融合监督 | 大庆:借力大数据让强制报告制度落地见效
作者头像
  • 李雪涵
  • 2022-10-22 13:48:15 10

大庆市检察机关深化未成年人检察工作

自2021年起,大庆市检察机关未成年人检察部门积极推进检察大数据战略与未检工作的深度融合,利用大数据技术对侵害未成年人强制报告制度进行智慧监督。这种监督模式通过“数据融合+智能排查+人工审查+社会治理”的方式,将原本零散的监督转变为全面、系统化的监督,有效推动了强制报告制度的落实。

个案线索发现

2021年6月,大庆高新区检察院在处理一起于某某强奸案时,发现被害人小方(未成年女性)在案发后去医院接受检查,但接诊医生未能履行强制报告义务,导致关键证据丢失。未检部门随后对这一情况进行了详细调查,并最终促使涉事医生受到了政务处分。此外,此案还促成了全市范围内的强制报告制度推进会议,提升了社会治理水平。同时,未检部门认识到需要建立一个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以实现类案监督和未成年人综合保护的目标。

类案融合监督

借助智慧未检云平台,大庆检察部门加强了与司法机关、行政机关和社会公共数据的对接和共享。通过构建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数据库,采用特征提取、数据碰撞、统计分析等手段,实现了线索的自动化触发和分级预警,从而提高了线索收集的效率。例如,从海量数据中筛选出涉及未成年人遭受家庭暴力、性侵害、怀孕、流产等关键词的案件,及时移交至员额检察官,并通过线上系统发送给相关社会支持体系成员单位,由主管部门进行处置并反馈结果。

综治效果显著

大庆市检察院通过大数据监督,强化了立案监督,系统化推进诉源治理,并开展了多层次的综合保护工作。截至目前,共收集到60余条未成年人异常诊疗记录,其中10条被移交给公安机关,要求立案侦查4件。此外,还发现了9条监护缺失或不当的线索,通过发出督促监护令等措施落实了监护责任。

在实际工作中,检察机关不仅发现了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中的薄弱环节,还通过行政公益诉讼和检察建议等方式,督促相关部门履行职责。目前,已梳理出两条涉及行政履职违法或不当的线索,并通过相关措施予以监督落实。

此外,大庆检察部门积极介入未成年被害人的保护工作,特别是对于监护侵害案件,及时启动监护干预、心理疏导和司法救助等措施,已为32名未成年被害人提供了心理疏导服务,为13人提供了司法救助,发放救助金29万元,并协助5人转学。

来源:大庆市人民检察院

通过上述措施,大庆市检察机关在未成年人保护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社会综合治理做出了贡献。

    本文来源:图灵汇
责任编辑: : 李雪涵
声明:本文系图灵汇原创稿件,版权属图灵汇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图灵汇",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
大庆大数借力个案见效落地线索强制融合监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