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荣昌:大数据“喂”猪 眼见为“食”护舌尖上的安全
作者头像
  • 徐誉菁
  • 2023-01-01 12:15:22 7

重庆荣昌:大数据助力养猪,保障食品安全

在重庆市荣昌区的国家级生猪大数据中心,记者通过屏幕可以实时观测到每一只猪的状态,监测它们的饮食、饮水、体温等养殖情况。这个大数据中心由农业农村部批准建立,是全国首个专门针对畜牧业的单一品种国家级大数据服务平台。它实现了生猪养殖的全链条数字化监管和预警,解决了行业部门面临的生猪监管难题,采取“生猪活体线上交易+线下交收”的方式进行交易,实现了“买全国、卖全国”。

区块链赋能追溯,食品安全建在“智慧链上”

荣昌猪是世界八大优良种猪之一,已成为中国养猪业推广面积最大、最具影响力的猪种之一。荣昌区正在积极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并打造了一条食品安全全链条数字化监管平台,将食品安全建在“智慧链上”。

荣昌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晏蓉表示,虽然荣昌区是中国生猪养殖大区,但过去猪肉溯源工作主要依赖于查看生猪屠宰票,这种方式难以精确追踪猪肉来源。为了改进这一状况,荣昌区研发了“荣易管”生猪猪肉监管区块链电子签章平台,开发了全国首个“生猪数字监管平台”和“生猪检疫区块链电子签章”,实现了生猪全程数字化监管,解决了生猪产地检疫和宰前检疫过程中存在的不真实问题,保障了猪肉食品安全。

记者在荣昌区的“吉吉熊猫猪”店门口看到,市民们排起长队灌香肠。店内的猪肉溯源二维码让消费者只需扫码即可了解猪肉的养殖地和屠宰地。这样的猪肉溯源二维码在荣昌区的多个农贸市场也随处可见。

吉吉云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坚指出,大数据智能化让养殖业逐渐从以人为核心转变为以数据为中心。市民通过实体店和线上体验店更容易购买到正宗的荣昌猪肉,从而保障了食品安全。

种源保护提升养殖风险保障水平

在荣昌区广顺街道茶叶社区十六社的琪金·荣昌猪资源保种场,任何人从进大门到见到生猪,都要经过严格的消毒措施。在距离保种场2公里外的山腰,还有一个配套的种猪中转隔离场,外来种猪需在此隔离45天,经过多次核酸检测和抗体检测,合格后才能入住保种场。

琪金养殖事业部总经理侯军表示,虽然猪仍然是荣昌猪,但已经采用了工业化养殖模式,产业形态发生了巨大变化。公司从保种育种、养殖扩繁、精深加工等多个方面打造生猪全产业链,保护荣昌猪的遗传资源,推出了“琪金生猪产业扶贫计划”,通过“公司+大户+脱贫户”的模式,保障村民获得基本收益,助力乡村振兴。

龙头企业带动下,产业链条更加稳固。2021年,荣昌猪的品牌价值达到了36.81亿元,畜牧产业规模超过200亿元。

此外,荣昌区在全国率先探索出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与保险联动的长效机制,形成了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的长效工作模式。建立了“户申报、站受理、镇街收储、公司处理、部门监督、保险理赔、财政补助”的“七步法”工作机制,从源头上杜绝了病死畜禽污染环境、流向餐桌引发食品安全事件以及传播动物疫病的风险。

晏蓉表示,未来荣昌区将以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为契机,围绕食品全产业链的质量提升和品牌培育,全面推进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的创建工作,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

    本文来源:图灵汇
责任编辑: : 徐誉菁
声明:本文系图灵汇原创稿件,版权属图灵汇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图灵汇",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
荣昌舌尖重庆眼见安全数据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