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年春节期间,整个中国的商业氛围再度活跃起来,这可以从春节支付大数据中看出端倪。
根据多方支付公司的交易数据显示,春节期间,许多商家的交易活动十分频繁,线上咨询和成交数量激增,旅游景点人气旺盛,电影院线热度不减,显示出行业经济正在逐步复苏。
年味的回归促进了商业回暖,多个行业如零售、餐饮、旅游和电影业的复苏指日可待。例如,微信提供的数据显示,春节期间,线下商业支付交易量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3%,超市和便利店的交易量位居前列;酒旅和餐饮行业的线上订单量增幅均超过了40%。
以线上小程序为例,春节期间,酒旅订单量同比增长了76%,餐饮订单量增长了40%,零售渠道(包括商场百货和超市便利店)的订单量上涨了32%,电影演出订单量增长了27%。
支付宝的数据也证实了这一趋势。截至2023年1月25日的春节假期前七天数据显示,小城经济、家庭出游、逛街购物、跨境游和景区直播都非常火爆,消费实现了翻倍增长。特别是三线及以下城市的消费金额相比去年同期增长了近20%,增速超过了大城市。
博通咨询的首席分析师王蓬博指出,春节期间支付机构的交易数据普遍快速增长,恢复到了疫情前的水平,这表明宏观经济环境的好转将使得支付机构的盈利前景看好。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春节期间,出境游逐渐恢复,尤其是港澳和东南亚地区的消费增长显著。根据国家移民管理局的数据,春节期间全国移民管理机构共查验出境人数达到144.3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了118%。中国游客的回归为境外商户带来了强劲的增长动力。银联国际的数据也显示,春节期间境内消费者在境外使用银联卡的交易金额增长了约60%,其中在境外商家的POS消费增长超过90%。港澳和东南亚地区是最受欢迎的目的地。
易观分析的金融行业高级咨询顾问苏筱芮表示,随着年末各项政策的优化以及消费者信心的提升,春节期间的商圈购物、旅游和文化消费展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支付数据的提升反映了消费意愿的强烈回升。主要特点包括线下实体场景的支付依然具有发展潜力,小城镇和乡村消费潜力巨大,跨境消费活力十足,有望推动跨境贸易的增长。
苏筱芮认为,跨境业务将成为2023年的重点关注领域。一方面,因公或因私出境的需求大幅增加,另一方面,海外来华的出行、投资和消费潜力亟待开发。支付机构需要整合各种资源,合规高效地为跨境卖家和个人消费者提供便捷服务。
王蓬博也提到,小额高频的消费将成为一个重要方向。随着国门开放和进出口贸易的增加,跨境旅游和跨境电商将迎来更好的发展前景。因此,支付机构应抓住机会,在外贸和直接消费场景中加大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