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查同一间房,老用户贵一百多元,大数据杀熟有治吗?
作者头像
  • 刘宇峰
  • 2024-04-30 14:12:22 6

五一假期临近,许多消费者在预订机票或酒店时遇到了令人困惑的情况:他们发现自己可能遭遇了所谓的“大数据杀熟”。这种现象因其隐蔽性和即时性,使得消费者常常难以察觉,更难以举证和维权。

调查

消费越多价格越高 相同房型价差明显

最近,陈女士计划在五一期间预订长沙的一家酒店,却发现使用不同手机在同一个平台搜索相同的酒店房间时,价格存在显著差异。

例如,她打算预订锦江都城酒店的客房,发现同样的房型在她的手机上显示的价格是1383元,经过各种优惠后,实际支付价为883元。然而,使用家人手机登录另一个账号查询,同样的房型虽然价格仍为1383元,但最终支付价仅为813元。这表明,即使在相同的时间和条件下,价格也会因用户而异。

此外,陈女士还发现,不同房型的价格差距更大。比如,行政尊享大床房在她的手机上优惠666元,实际支付价为1179元;而在家人手机上,优惠金额达到760元,实际支付价为1085元。随着房型等级的提升,价格差距也逐渐扩大。最贵的行政尊享套房,她在手机上的支付价为1611元,而家人手机上的支付价则为1483元,相差128元。

陈女士感到十分不解。她是该平台的老用户,且消费金额和次数都很高,已经达到了黑金会员级别。相比之下,家人的账号平时使用较少,只是普通会员。这让她怀疑,是否消费越多反而价格越高?

类似情况在其他旅行平台也同样存在。陈女士在搜索从长沙飞往北京的机票时,发现购买机票的会员等级与价格并没有直接关联。尽管她已经是PLUS钻石会员,但在某些情况下,价格仍然高于未开通会员的用户。

猫腻

价格差异源于随机 优惠券发放无规律

陈女士向客服询问了价格差异的原因,客服解释说,价格差异是由于随机立减优惠造成的,每位用户的减免金额不同。至于优惠券的发放,客服表示并无特定规则,而是随机发放的。这进一步增加了消费者对“大数据杀熟”的怀疑。

陈女士又咨询了酒店预订平台的客服,被告知价格差异主要源自随机优惠,而非会员等级。平台上的优惠活动,如“早订多减”和“春日特惠”,都是随机减价,并不与会员等级挂钩。

建议

信息公开保障知情 权益保护加强监管

治理“大数据杀熟”是否有所依据?《在线旅游经营管理规定》第十五条明确规定,在线旅游经营者不得滥用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设置不公平的交易条件,侵犯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这意味着,商家必须确保所有消费者在同等交易条件下享有公平的价格和服务。

陈音江指出,经营者在收集和使用消费者个人信息时,应遵循合法、正当、必要原则,并明示信息用途,获得消费者同意。此外,商家应公开透明地告知营销规则,确保消费者在知情的前提下自主选择。

作为消费者,如果发现价格差异,有权质疑商家是否存在“大数据杀熟”。经营者需承担举证责任,提供合理解释。监管部门应加大监管力度,完善相关法规,提升监管效能。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更好地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避免因大数据技术带来的不公平交易行为。

    本文来源:图灵汇
责任编辑: : 刘宇峰
声明:本文系图灵汇原创稿件,版权属图灵汇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图灵汇",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
多元同一调查数据用户一百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