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铁脚板”,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预警丨关注四川强化基本民生保障新闻发布会⑥
作者头像
  • 段玮玲
  • 2024-06-22 13:29:31 26

6月21日,四川省政府新闻办公室在成都召开了题为“四川强化基本民生保障”的新闻发布会,详细介绍了全省在推动基本民生保障工作高质量发展的举措。

会上,四川省民政厅社会救助处处长梁军通过几个生动的例子,展示了民政部门如何运用“大数据+实地走访”的方式,加强对低收入群体的动态监测和预警,从而及时发现并解决困难群众的问题,实现全面覆盖、及时救助的目标。

梁军指出,“大数据预警+实地走访”是一种有效的主动发现并救助困难群众的方法。除了开通低收入群体自主申报的途径外,还采用了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确保需要帮助的人能够被纳入动态监测系统中。这种方法是在长期实践中摸索出来的经验。

在线上部分,“大数据预警”依赖于各级建立的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通过与其他政府部门合作,打破数据壁垒,实现数据共享,设置科学的风险预警指标,通过部门间的数据比对来发现潜在问题并发出预警。这些预警信息不仅为走访排查提供了线索,也为相关部门提供信息服务和支持,帮助他们更好地进行分类救助。

在线下部分,“实地走访”则依靠基层民政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村干部和社会力量,定期走访困难群众,核实预警信息的真实性。对于符合条件的家庭,会引导其申请相应的救助;复杂的情况会通过特别讨论来解决;而对于不再符合救助条件的家庭,则会及时停止救助。入户走访不仅是工作流程的一部分,也是基层干部联系和服务群众的重要手段。

梁军举了一个例子,讲述了一位泸州市叙永县居民因重病住院,医保报销后仍需承担14万元医疗费用的故事。在医保和民政部门的数据推送过程中,触发了自动预警机制。叙永县民政局根据预警线索联合乡镇进行走访核实,经过家庭经济状况评估后,将其家庭认定为低保边缘户,并以“单人户”的形式纳入低保范围。同时,还协助该家庭申请了中电科“同舟工程”帮扶项目,有效缓解了医疗费用的压力。这一案例体现了日常监测和帮扶工作的实际效果。

据统计,自相关系统运行以来,省级平台已推送超过24万条风险预警信息,各地通过走访排查,成功将近3万名预警对象纳入救助范围,解决了许多家庭的紧急困难。

此次新闻发布会展示了四川省在民生保障方面的积极进展,突显了政府在提升困难群众生活质量上的努力和成效。

    本文来源:图灵汇
责任编辑: : 段玮玲
声明:本文系图灵汇原创稿件,版权属图灵汇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图灵汇",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
铁脚板四川低收入预警新闻发布会民生监测强化人口保障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