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移动通信史上,中国经历了从“1G空白、2G跟随、3G突破、4G同步”的发展历程。而在5G的建设与应用中,中国实现了从“发放牌照”到“规模商用”的跨越,成为全球5G发展的领航者。
2019年6月,中国正式发放5G牌照,标志着5G商用时代的开启。两年间,中国在5G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
5G的应用已深入多个领域,包括工业、交通、医疗、能源等,形成了多样化的应用场景,促进了各行业的数字化转型。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5G行业应用的发展,并在2021年推出了《5G应用“扬帆”行动计划(2021-2023年)》,旨在加速5G在个人消费和垂直行业领域的应用,预计2023年后将进入大规模应用阶段。
尽管5G技术优势已初步显现,但在特定行业应用中,部分技术仍需进一步优化。例如,工业互联网领域的应用需求与现有5G系统的兼容性问题,需要通过技术持续演进来解决。这不仅关系到5G的商业成功,也是推动5G行业应用创新繁荣的关键。
东南大学等科研机构在5G技术研发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长期积累与创新,解决了关键问题,如自主研发的“5G/B5G基带电路自动生成软件系统”,为5G垂直行业应用提供了自主可控的解决方案。同时,东南大学与紫金山实验室的合作,为6G技术的探索与研发奠定了基础。
随着5G技术的不断演进,中国5G市场正迎来更加繁荣的发展前景。通过产学研用的紧密合作,中国有望在6G时代继续引领全球,实现从“领跑者”到“先行者”的转变。2021世界5G大会的召开,将成为展现中国在5G领域取得的成就、推动产业合作的重要平台,预示着中国在5G道路上的坚定步伐与无限潜力。
中国在5G领域的快速发展,不仅展现了技术创新的实力,更为全球通信技术的未来描绘了宏伟蓝图。随着技术的持续进步与应用的不断拓展,中国5G产业正步入一个充满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新阶段,引领全球迈向移动通信的黄金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