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落细"四预"措施:中国铁塔聚产业力量,用科技打赢防汛硬战
作者头像
  • 杨昌坤
  • 2021-06-21 00:00:00 3094

强降雨预警与应对策略:水利部与科技赋能

近阶段强降雨防范工作部署

近期,我国西南东部、黄淮西部、江淮、江南东北部等地将经历一次显著的降雨过程,受南海热带低压登陆影响,华南地区也将面临较强降雨。此期间,长江上游的嘉陵江、中游的汉江、黄河中游的渭河、淮河上中游、太湖及钱塘江、广东广西沿海及海南部分地区河流水位将明显上涨,暴雨区域内部分中小河流可能出现超过警戒水位的洪水。

为应对这一严峻挑战,水利部已全面启动防范工作,明确“四个坚决”的目标,即强化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四预”措施的落实与细化,确保强降雨期间的安全稳定。

关键措施与科技支撑

  • 强化监测预报预警:水利部门将气象、水文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加密预报频次,努力提升预报的准确性和预见期。
  • 山洪灾害防御:重点关注山洪易发区和降雨重叠区域,确保预警信息覆盖全面,及时指导基层政府做好人员转移安置,保障民众生命安全。
  • 水库安全管理:依据水库蓄水、江河来水情况,科学调度水库,充分发挥其在洪峰削减和错峰放水的作用,确保水库安全度汛,病险水库则需降低水位运行,以防事故发生。
  • 加强值班值守:执行严格的领导带班和24小时值班制度,确保水情工情险情信息及时传递,防御工作有序进行。
  • 北方河流防汛准备:鉴于气象部门预测今年北方地区降雨量可能偏多,水利部特别关注海河流域等北方河流的防汛工作,提前部署,提高风险意识,加强水情监测与工程调度,确保安全度汛。

科技在防汛中的应用

在强降雨防控中,中国铁塔的监控系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通过基站铁塔挂载的AR全景摄像机,形成“铁塔天眼”,实现对水位的实时监测与预警,水位数据直观呈现在AR全景监控图上。同时,通过专网将预警信息传输至数据中心进行分析,一旦判断可能引发洪涝灾害,立即通知应急部门,启动城市应急系统,利用多种渠道发布预警信息,并通过视频数据辅助决策,实施人员疏散。

合作与成效

中国铁塔与水利部门深度合作,针对水文监测、水库监控、河道管理、防洪救灾、水利工程监管、水源保护、水质监测等多个领域,已落地项目达400余个。在山东,通过“铁塔天眼”的应用,实现了全省253座大中型水库巡检人力的大幅减少,每年节省约12万人次的人力成本。在云南昆明,铁塔资源被充分利用于滇池的全湖域、全天候监控,有效解决了环湖面及湿地的监控难题,通过高空视角和智能算法提高了监控效率与问题发现能力。

未来展望

中国铁塔正不断探索与产业链伙伴的合作,共同提升视频监控能力,旨在为强降雨防范和防汛工作提供更高效、更精准的技术支持。通过与硬件制造商、算法提供商、解决方案提供商及科研机构的合作,加速技术创新与应用落地,以科技力量守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免责声明

本文信息仅供参考,水利部及相关机构将尽最大努力确保信息的准确性,但对因使用本文信息产生的任何后果不承担法律责任。如认为内容涉嫌侵犯知识产权,请及时联系相关部门提供证据,我们将依法处理。

    本文来源:图灵汇
责任编辑: : 杨昌坤
声明:本文系图灵汇原创稿件,版权属图灵汇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图灵汇",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
防汛打赢铁塔quot中国落实措施力量产业科技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