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里外取物,国内首次完成低轨宽带卫星5G融合试验
作者头像
  • 陈颖
  • 2021-07-27 15:42:28 3069

导览

近期,河南遭遇洪灾,导致部分地区通信基站暂时中断服务,形成通信孤岛。好消息是,国内已成功实现低轨宽带通信卫星与5G专网的首次融合试验,这一突破性进展预示着未来5G与卫星互联网的结合将在城市与乡村广泛应用,并有望在紧急情况如水灾、地震中发挥关键作用。

据报道,北京邮电大学的专家们在7月27日宣布,他们完成了中国首次低轨宽带通信卫星与灵巧型5G专网的融合测试。这项创新不仅解决了对地面光纤基础设施的依赖问题,还实现了卫星网络与地面5G专网的有效整合,为多场景通信服务的实施开辟了新路径。

在试验中,来自北京邮电大学的学生通过佩戴VR眼镜,借助卫星互联网,实现了对约400公里外位于济南的无人平台的精确操控。济南的实验室中,一个机器人迅速启动,完成了物体的抓取与移动,整个过程流畅无阻,显示了融合技术的强大潜力。

银河航天星座系统架构师林广荣指出,此次测试的端到端最小时延仅为20毫秒,全程通信时间持续7分钟,期间济南场地的全景视频画面清晰无卡顿,机器人操作流畅,成功完成了全向运动控制等功能。

本次试验依托银河航天自主研发的中国首颗通信能力高达48Gbps的低轨宽带通信卫星、地面信关站、卫星终端以及测运控系统,以及彭木根教授团队联合研发的轻量化、高机动性的基于云小站的灵巧5G专网。彭木根介绍,灵巧5G专网能够有效解决传统蜂窝网络在站点资源、网络规划和设备成本等方面的挑战,通过内置基站功能的自适应迁移和网络自组织模块,提高了系统的效率。

相较于传统4G、5G基站覆盖范围有限且依赖地面光纤连接的情况,卫星互联网的地面信关站覆盖范围可达1000公里以上。这意味着,在周边1000公里内有一个低轨卫星的地面信关站运行,即使在灾害发生时,人们仍可通过5G专网基站保持通信,满足中小规模区域的应急通信需求。

彭木根强调,灵巧5G专网具备即用即部署的特点,相较于4G网络,在容量、时延和连接数方面性能提升显著。他预测,未来这种融合技术不仅适用于日常通信,还能在灾害应急、科考、海洋开发等多个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当前,全球网络覆盖面临着巨大挑战,仍有约30亿人口未接入互联网,主要原因是许多复杂地形如山区、海岛、沙漠难以铺设传统地面通信网络。而在洪水、地震等自然灾害中,传统地面网络的可用性更是受到严重影响。

卫星通信以其跨越地形和地貌限制的能力、广泛覆盖的特点,在满足应急救援通信需求方面展现出巨大价值。低轨宽带通信卫星相较于高轨卫星,拥有更低的时延和更大的带宽优势。随着卫星互联网的加速建设,它将有望在地面通信基础设施受损的情况下,迅速提供全面的应急网络接入服务,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并支持我国天地一体化网络的发展。

展望未来,北京邮电大学与银河航天计划继续进行灵巧5G云小站和轻量化核心网功能上星的试验验证工作,旨在进一步推动这一创新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本文来源:互联网
责任编辑: : 陈颖
声明:本文系图灵汇原创稿件,版权属图灵汇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图灵汇",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
宽带里外卫星融合试验完成国内800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