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日举行的“第二届千兆城市高峰论坛”上,工信部副部长张云明阐述了我国双千兆网络发展的显著成果及其面向未来的战略方向。为了促进信息通信业的持续进步,张云明提出了四个关键策略:
一、网络覆盖的广泛扩展
我国已构建起覆盖110个城市的千兆网络,占所有地级市的约三分之一。通过千兆城市建设,厦门在内的多个城市实现了网络能力的显著增强。全国5G基站总数达到了231.2万个,确保了全国范围内实现市市通千兆、县县通5G、村村通宽带的目标。
二、技术创新的持续突破
国内企业在5G标准专利领域的贡献达到了38.2%,位列全球首位。智能手机、5G系统设备、光通信设备、光模块器件、光纤、光缆等领域的领军企业在全球范围内脱颖而出。
三、创新应用的加速涌现
双千兆网络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了工业制造、港口、矿山、文旅等行业加速转型。典型应用场景如机器视觉质量控制检测、现场辅助装配、无人智能巡检等不断涌现,支撑工业互联网产业规模的扩大,展现了强大的行业赋能作用。
四、战略机遇与未来展望
面对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蓝图,信息通信业迎来了新的战略机遇和挑战。为适应这一新时代背景,提出“四抓”战略:
抓基础,优化网络建设:深化千兆城市建设行动,推进城市地区双千兆网络的深度覆盖,实施中小城市云网强基、电信普遍服务等专项工作,促进城乡双千兆网络协调发展。统筹网络、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等基础设施建设,构建云网融合、算力一体的网络架构。
抓赋能,促进行业融合应用:启动千兆光网追光计划,推动跨行业、跨企业协同创新,加速双千兆应用的规模化、多样化发展。利用“绽放杯”等平台,打造示范标杆项目。鼓励地方特色双千兆网络应用,助力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
抓生态,推动产业创新突破:鼓励企业加大超高速光纤传输、下一代光纤网络技术、无线通信技术的研发投入,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工作,强化行业和团体标准的制定,提升我国双千兆网络的技术核心竞争力。针对产业链薄弱环节,加强技术创新,提升制造能力和工艺水平。
抓协同,营造优质发展环境:建立多部门联合工作机制,解决通信设施建设规划、选址、进场等历史难题,优化政企沟通渠道。对参与千兆城市建设的地方公司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分享成功案例和经验,共同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通过这四个策略的实施,信息通信业有望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