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办的“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科技部高新技术司司长陈家昌深入剖析了人工智能领域的最新动态与发展趋势。他强调,人工智能作为战略性新兴技术,正日益成为推动科技创新、产业转型与生产力提升的关键力量。
关键观点与趋势
现象级应用与交互水平:ChatGPT等基于自然语言理解的人机对话应用展现出极高的人机交互水平,预示着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已具备迈向通用人工智能的特征,其在多个行业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双轮驱动下的加速发展:人工智能领域在互联网、大数据、超级计算与智能计算的共同驱动下,正呈现出群体性突破态势。特别是在科研端,人工智能为生物科学、材料科学与能源科学的研究提供了新方法与新途径,引领着科研范式的变革。
智能+应用的广泛渗透:人工智能与制造业、交通、医疗等领域的深度融合,推动了“智能+”模式的广泛应用。例如,一些“黑灯工厂”实现了工序的高度自动化与智能化,显著提升了生产效率。在医疗领域,人工智能辅助的诊疗系统覆盖了大量常见疾病,已在基层医疗机构得到广泛应用。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发展,自2017年起,国务院制定并实施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以指导人工智能领域的长远发展。在此规划框架下,科技部设立了专门的机构与委员会,包括人工智能规划推进办公室、战略咨询委员会与人工智能治理专业委员会,旨在促进人工智能的创新与应用。
技术创新与布局:科技部通过制定《新一代人工智能治理原则》与《伦理规范》,启动了人工智能重大科技项目,构建了“基础软硬件”为主体、“基础理论”与“创新应用”为两翼的研发布局。依托于龙头企业的开放创新平台,旨在推动中小企业发展,加速整个行业的技术进步。
区域发展与特色应用场景:科技部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18个创新发展试验区,鼓励各地结合自身优势,探索具有地方特色的应用场景,促进人工智能技术的落地与应用。
针对未来,科技部计划进一步将人工智能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新增长引擎,重点推动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构建开放协同创新体系:加强基础理论研究与重大技术攻关,促进跨学科、跨领域的合作与资源共享。
深化与经济社会融合:在重大应用场景中深化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通过实践验证与迭代优化,培育市场与推动技术升级。
构建安全可控治理体系:建立健全人工智能的安全与可控治理体系,保障技术应用的合法合规性与安全性。
促进开放合作:全面推动人工智能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增强全球视野与创新能力。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应用普及,中国正积极应对挑战与机遇,通过政策引导、技术创新与国际合作,推动人工智能领域的持续健康发展,为经济社会带来更大的价值与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