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大教授:未来将从根本上解决国产芯片卡脖子问题
作者头像
  • 张娇
  • 2023-03-13 00:00:00 3024

李晓明 / 文

据央视新闻报道,3月12日,全国人大代表、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国家863计划存储芯片重大项目专家组组长冯丹,在“代表通道”上接受了媒体采访。她提及,经过长达二十年的不懈努力,科研团队成功实现了高端存储器芯片的国产化,有效破解了“卡脖子”难题,成功打破了国外对高端存储系统的垄断地位。

冯丹指出,信息社会的基石是数据存储,特别是在金融、电信、互联网等行业,对于稳定、安全的海量存储系统有着极高需求。然而,长期以来,中国在这一领域受到国外企业的技术封锁。在她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就意识到了这一问题,认识到存储设备和系统的垄断局面。

“科研工作如同攀登高峰,每一步都需要稳健扎实”,冯丹强调。在信息存储领域,不仅需要实现从零到一的突破,还需不断巩固技术实力,向国际先进水平迈进。为此,团队不仅深入研究核心技术,还积极推动国产设备的自主研发和应用。

依托国家863计划的支持,冯丹担任海量存储重大项目总体专家组组长,汇集了多家大型信息技术企业的力量,实现了产学研用的深度融合。这不仅打破了国外对高端存储系统及其核心关键技术的垄断,也标志着我国存储产业实现了从依赖进口到自主创新的转变。团队的贡献得到了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的认可。

如今,国产存储系统的市场占有率显著提升,从最初不足5%,增长至目前的60%以上。冯丹表示,国家的需求是科研工作的指南针,存储系统和存储介质芯片仍是中国科技领域的短板。她决心带领团队开展前沿研究,与国内几家领军企业合作,共同研发性能更优、能耗更低的下一代存储器,旨在从根本上解决国产芯片的“卡脖子”问题。

免责声明: 本网站内容主要由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及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产生,包含的信息仅供参考。我们将尽最大努力确保信息的准确性,但不对信息的准确性负责。读者在使用前应自行验证信息的可靠性,并对自主决策行为承担责任。对于因使用本网站信息而产生的任何错误、不实或遗漏,本网站概不承担法律责任。如认为网站内容涉嫌侵犯知识产权或不实,可向我们提交书面通知及相关证明材料,我们将依法核实并采取相应措施。请注意,本文仅为示例改写,具体改写内容需根据实际文本进行调整以满足要求。

    本文来源:图灵汇
责任编辑: : 张娇
声明:本文系图灵汇原创稿件,版权属图灵汇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图灵汇",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
卡脖子中大芯片根本教授国产未来解决问题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