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Cap,全称为“Reduced Capability”,意指“能力降低”。这一技术旨在通过较低的成本与更高的性价比,满足大规模中速率物联网场景需求,进而大幅扩展5G的应用边界,逐步推进万物互联的愿景。
RedCap技术于2022年6月在3GPP R17阶段实现了标准化冻结。此后,由IMT-2020 5G推进组主导,完成了关键技术与测试标准的制定,加速了终端、网络设备等相关产业的成熟化进程。近期,高通发布支持RedCap规范的5G调制解调器Snapdragon X35,中国联通在MWC2023期间推出了全球首款商用RedCap模组NX307,这些动作无疑为RedCap技术的商用落地注入了活力。
物联网领域技术多样,RedCap技术是否具备商用化的条件?物联网专家、5G物联网产业联盟秘书长解运洲认为,要让垂直行业接纳这一新技术,需要全产业链共同努力,共同构建起一个完善的产业生态系统。
当前,NB-IoT、LTE Cat.1与LTE Cat.4等技术已相对成熟,每年在国内市场保持着数亿的连接增长。RedCap聚焦于5G中速率市场,旨在充分利用5G技术优势,满足更多应用场景的需求。然而,技术指标的优势能否转化为市场接受度,还需全产业链的共同推进。
物联网技术的竞争并非零和博弈,每种技术都有其独特的适用场景与优势。RedCap技术虽然引入了5G NR的新增特性,对于行业客户具有吸引力,但在实际应用中还需面对与现有技术的比较与选择。此外,RedCap技术的商业化进程不仅依赖于技术本身,还涉及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合作,包括但不限于网络部署、终端设备开发、商业模式探索等方面。
RedCap技术自标准化以来,受到行业高度关注与期待。当前正处于产业初期阶段,面临诸多挑战,但同时也孕育着巨大的机遇。随着产业链的不断完善与技术的持续创新,RedCap有望在垂直行业形成大规模的部署与应用,成为物联网领域的重要一员。
物联网技术的良性竞争推动了行业的创新发展。面对市场与技术的双重考验,不同参与者应根据自身优势与市场需求,灵活选择战略路径。5G物联网产业联盟通过举办行业论坛、促进对话、出版书籍等形式,旨在加深“产学研用”各方面的相互理解,加速物联网技术在各行业的落地应用。
RedCap技术作为5G的“轻量级”版本,正以其独特优势在物联网领域崭露头角。尽管面临技术和市场双重挑战,但通过全产业链的共同努力与技术创新,RedCap技术有望在未来物联网市场中发挥重要作用,推动万物互联时代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