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再生能源,尤其是可再生能源气体(RNG),在现代能源体系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们不仅助力于脱碳和净零目标的实现,更是构建分散式电力网络的经济优选方案。这样的布局有助于确保电力的普遍、稳定和经济供应。
全球范围内,替代能源的应用日益普及,其贡献已占全球发电总量近11%,在众多国家的能源结构中占据主导地位。挪威便是一个典型例子,2018年的数据显示,该国超过60%的能源消费来源于可再生能源。
在追求更广泛采用可再生天然气等可补充能源的同时,我们面临着一个关键挑战——即如何平衡电力需求的波动与某些绿色能源的间歇性问题。防止电力系统因暂时限制而被迫停止向电网输出,避免能源浪费,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先进储能解决方案的必要性
为了有效利用发电能力,我们需要依赖稳定、可靠且高效的储能解决方案。这些方案能够提供必要的灵活性,确保电力稳定且持续地供给电网,支持调峰和负载转移活动。压缩空气储能(CAES)是此类解决方案中最具前景的技术之一,尤其在高容量能源管理方面表现出色。
压缩空气储能(CAES)的潜力
CAES系统通过将势能转化为压缩空气的形式储存,能够在需要时产生大量电力。相比于抽水蓄能电站,CAES设施在地理位置选择上更加灵活,且每日排放量极低,使其能够长期保持储能效率,同时避免了碳排放问题。此外,CAES工厂设计寿命通常超过40年,使其成为所有储能技术中单位能源或功率成本最低的选项。
液态空气储能:未来发展方向
液态空气储能是一种创新的储能方法,利用热机械原理提高CAES系统的效率。在这一过程中,空气在充能阶段被净化并冷却至液态,随后在低温低压下储存。当需要释放能量时,液体空气被加压并加热,从而驱动涡轮机运转。
优势与应用
液态空气储能循环利用了现有电站和工业空分厂中的组件,具备成熟度高、广泛应用范围广以及维护需求低的优势。相较于传统压缩空气储能技术,液态空气储能的能量密度提高了约8.5倍,使得在有限空间内建立更经济、高效且易于实施的储能设施成为可能。
自动化与数字化
通过集成自动化过程控制,液态空气储能工厂的操作得以优化,实现高效运行与成本控制。自动化系统支持实时反馈与前馈机制,提供远程监控,确保设备稳定运行并减少故障率。这种集成框架有利于维持能源效率,实现高生产力和电力分配的可预测性,同时保持低碳足迹。
数字孪生技术的应用
数字孪生技术在液态空气储能设施中的应用,能够提供实时的虚拟表示,通过整合传感器数据进行预测分析,提升操作员对系统行为的理解。这一工具不仅增强了过程建模和决策能力,还促进了系统的持续优化和改进。数字孪生还能作为网络物理系统(CPS)的一部分,实现与物理设备的交互,创造更为灵活和主动的运营环境。
要充分发挥最新工业自动化技术的潜力,包括先进的过程控制和数字孪生,储能设施应寻求与专业系统集成商的合作。这样的合作不仅能满足行业特定需求,还能支持创新处理方法和技术的开发,为设施提供可扩展、适应性强的解决方案,以适应业务发展的需求。
通过整合先进储能技术、自动化与数字化工具,以及与专业集成商的合作,我们可以实现清洁能源的高效利用,确保电力供应的稳定、经济和可持续性,同时减少碳排放,促进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这一综合策略不仅推动了能源转型,也为实现净零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