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为期三天的“2030年技术发展趋势”分论坛上,百度技术委员会理事长陈尚义发表了重要观点,揭示了人工智能时代IT技术架构的根本性变革。
AI与技术融合
陈尚义指出,在过去,IT技术架构是以芯片-操作系统-应用为层次构成不同产业生态。而如今,随着AI时代的到来,这一架构演变为芯片-框架-模型-应用。其中,框架层如TensorFlow、PyTorch和百度的Paddle(飞桨)、华为的MindSpore等,成为连接硬件与软件的关键。模型方面,大模型如ChatGPT和百度的文心大模型成为了研究热点。
新架构的生态构建
新架构下,芯片与框架形成紧密的软硬件生态系统,框架的开源特性促进了开发者社区的发展。以百度飞桨为例,该平台汇集了数万个模型,这些模型由开发者贡献,进而推动了各类产业服务的创新,构建了多元化的产业生态。
端到端优化的重要性
陈尚义强调,新架构中,每一层都通过反馈机制相互影响,上层对下层提出更高的要求。例如,框架层需提供强大的训练和推理支持,包括分布式计算、并行训练和资源调度等技术。应用层面追求极致体验的同时,也反向驱动着底层技术的优化。
百度的全栈布局
百度在这一领域展现出了全面的布局,涵盖了芯片层的昆仑芯、框架层的飞桨、模型层的文心大模型,以及业务层的搜索、自动驾驶、地图、小度等多样化服务,实现了从底层技术到上层应用的全链条覆盖。
陈尚义还分享了人工智能在通信领域的三大潜在影响:
此次会议不仅展示了全球6G技术的最新进展,也为未来通信技术的发展路径提供了深刻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