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一份由电子科技大学师德建设委员会在7月中旬发布的文件引发了广泛关注。文件指出,该校郑文锋老师在QQ群与学生发生了争执,相关言论被截图上传至知乎,从而引发舆情,郑老师也因此受到了处罚。
然而,大多数网友对这位受罚老师的遭遇表达了愤怒和同情。为什么舆论和官方的处罚决定如此不同?又是什么原因导致事件在两个月后再次发酵?
6月15日上午11点29分,一位匿名用户在知乎提问:“如何对待电子科技大学副教授郑文锋公然侮辱四大发明?”问题描述中充满了对郑文锋的负面评价,如“他没有相关的创新论文”、“他是成都理工大学毕业的”、“他把所有提出异议的人踢出了QQ群”等。
问题提到,“我们已经提交了修改词条的申请”。从郑文锋的百度百科修改记录来看,2019年6月17日,一位名为ss306505724的百度用户对词条进行了编辑,但现在的修改记录已被删除,无法查看具体内容,且该账号是一个小号。
几分钟后,该用户继续添加了“电子科技大学”和“四大发明”等话题。仅仅一天,这个问题就吸引了大量关注,6月16日下午1点33分,它登上了知乎热榜。
随后几天,知乎上的网友将问题中的激烈措辞改为“关于四大发明的言论”。到8月22日,另一位知乎网友以“包含主管判断”的理由删去了问题描述中的大部分文字,只保留了聊天记录的截图。
早期,一些回答谴责了曝光聊天记录的学生,指责他们利用网络言论手段“心机重、手段毒”。但也有一些自称是已毕业学生的网友表示,郑老师之前就有类似的言行,曾被人“恶心”过。
6月16日,一位名叫“不知道叫啥”的知乎网友自称是被郑老师截图的学生。他描述了事件经过,并表示自己只在最初回复了一下,之后就没再参与讨论。
从留存的回答来看,同样是6月16日,网友曝光了研究生群的聊天记录截图,获得了不少点赞。
7月16日,学校发表声明,认定郑文锋存在师德失范行为,取消了他的教学资格,暂停研究生招生资格,期限为两年。
8月21日早上,多位知名博主如@奥卡姆剃刀、@南瓜博士李昕升、@媒律圈、@罗百竹、@微观大湾区、@林奇视角等将学校的处理结果发布在网上。其中,@南瓜博士李昕升作为一名教师,对事件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他的微博转发量达到了2600多次,成为早期的重要节点。
据知微传播分析数据显示,该微博的传播深度达到13层,引爆点包括@河森堡、@八大山债人、@雷颐、@阿詹Ganglha-Khandro、@顾扯淡等众多知名博主。网友们的情绪非常负面,“告密”行为引起了大量批评,负面高频词汇多为“震惊”、“恐惧”、“诬告”等。
8月22日,@每日人物发布了一篇专题报道《被指“侮辱”四大发明 高校教师遭停课两年:这事过去了 好好做科研》。报道中提到,郑文锋多次表示不需要澄清和辩解,并同意学校的处理流程和结果。对于“后来进群者”的身份,他也并不关心。
从知微事见热度走势来看,22日开始,@凤凰网、@新京报、@观察者网等多家媒体官微纷纷加入报道,事件热度迅速上升。此外,@白衣咸饭、@连鹏、@童之伟等知名博主也发表了各自的观点。
22日上午8点40分,医疗健康领域的博主@白衣咸饭发布微博:“关于电子科技大学的事情,群内传出了这件事的内幕,原来是这样。现在的学生,真是太厉害了。”如果说此前的关注点还在教师的言论和学校的处理上,那么这一内容再次点燃了舆论场。大量网友参与讨论,直指学生蓄意引导教师言论并在网上爆料的行为“令人不齿”。
8月23日,事件出现了新的转折:有自称是前学生的网友表示,郑老师并未缺席课程,也没有所谓的“男朋友”。网传的所谓“男朋友”帮助报复的说法纯属子虚乌有;预谋构陷教师的对话发生在后来加入群聊的学生之间,正是这些人将截图上传到了知乎。
真相究竟如何?有网友呼吁电子科技大学重新调查,查明事实。事件发酵至今,学校一直没有公开发布声明,许多网友自发前往@电子科技大学官方微博下质疑学校的处理不当,认为学校包庇“告密”学生,并给教师“扣帽子”。如果大学成为“一言堂”,无法自由发声,这才是真正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