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演讲,张小龙谈及的内容和情感有何变化?
作者头像
  • RigelEvents
  • 2020-01-10 08:49:29 0

1月9日,微信公开课迎来了一场特殊的演讲。作为“微信之父”的张小龙,在连续四年的线下公开演讲后,首次将舞台交给同事,进行了仅3001字的线上演讲。

在这次演讲中,张小龙主要探讨了“信息”互联的七个思考角度。以往的演讲中,他经常提及“信息”这个词。除此之外,张小龙还强调了“内容”的重要性,包括内容质量、丰富程度以及创作者的多样性等方面。

演讲中,张小龙提出了多个引人深思的问题,例如: 1. 我们应该尝试什么,如何组织起来去做? 2. 技术是否在引导甚至控制人们的生活方式? 3. 平台应该如何平衡精准广告和用户隐私之间的矛盾? 4. 推送什么样的信息会影响用户的世界观? 5. 微信扩展好友数量限制会带来什么影响?

张小龙的演讲不仅关注技术问题,还涉及了微信的发展历程。从2016年开始,张小龙的演讲已经成为微信公开课的固定节目。在这些演讲中,张小龙反复强调“用户”这一关键词。2016年,他提到最多的是“用户”,并多次谈到“价值”,如用户价值、微信价值和价值观等。

2017年,张小龙的演讲重点转向了小程序。2018年,他再次强调了小程序的重要性,特别是小程序中的小游戏类目。与此同时,他也提到了公众号体系的改进,包括赞赏功能和信息流等内容。

2019年,张小龙再次将焦点放在了用户上,并引入了“视频”这一新概念。他强调了5G时代的视频内容呈现,以及微信在视频领域的发展规划。

四年间,张小龙共提到了218次“想”和413次“做”。这些词汇不仅反映了他对产品的深度思考,也体现了他的执行力。

演讲中,张小龙还提到了一些高频词的变化,例如“用户”一词始终占据重要地位,而“价值”则经历了从“依归”到“表现”的转变。此外,“工具”一词也多次被提及,张小龙认为任何产品都只是工具,但这种工具应该具备一定的特性和价值。

张小龙的演讲充满了对未来的希望,同时也表达了对新概念的担忧和对被误解的恐惧。尽管如此,他依然坚信微信的价值和使命。2020年,张小龙将关注点转向了“信息”和“内容”,预示着微信将在短内容领域发力。

这次演讲不仅展示了微信的发展历程,也揭示了张小龙对用户体验和产品发展的深刻洞察。

    本文来源:图灵汇
责任编辑: : RigelEvents
声明:本文系图灵汇原创稿件,版权属图灵汇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图灵汇",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
张小龙谈及演讲变化情感内容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