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信数据分析的文章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纯粹的数据分析(没有任何实验验证),另一类则是数据分析结合实验验证。
纯粹的数据分析因其简便快捷、成本低廉以及撰写迅速,几乎人人都有机会发表,已经达到了一个高峰状态。然而,这种大量投稿给许多期刊带来了巨大压力,尤其是那些之前对纯粹生信分析持保守态度的期刊。现在,这些期刊可能每天都会收到大量的稿件,导致审稿周期延长,编辑们的工作负担也日益加重。
因此,大多数对纯粹生信分析持保留态度的期刊提高了接收标准,只接受包含实验验证的文章。这将有助于减少投稿量,减轻审稿压力。
一些投稿者反映,他们等待了数月才收到期刊主编的回复:“对不起,您的手稿评估出现了延误。然而,《肿瘤前沿》不再接受仅基于公共数据库的纯粹生物信息学分析而没有充分验证的手稿。”这种情况表明,期刊确实无法应对纯粹生信分析文章数量的巨大压力,以至于连审稿的时间都没有。有些人可能因此白白等待了几个月。
此外,有些手稿甚至会被立即拒稿,且没有提供具体理由。这也可能是由于期刊优先考虑包含实验验证的文章进行审稿。
正是因为投稿量巨大,许多主编可能只能通过查看文章标题来进行初步筛选,根本没有时间通读全文。因此,如果你的文章包含了实验验证,最好在标题中明确指出这一点,例如:“S100P作为胰腺癌中miR-495靶点的作用:生物信息学分析与实验验证”或“使用下一代测序技术结合生物信息学和体外分析识别上尿路上皮癌中的潜在基因”。否则,文章可能会因为缺乏实验验证的标识而被直接排除在外,从而导致被拒稿。
有些人可能认为这是不公平的,认为编辑应该仔细而不是只看标题。但实际上,这更多是因为文章标题没有写好。从另一个角度看,如果自己是审稿人,面对大量来稿,怎么可能有时间通读每一篇稿件,更不用说进行详细的审稿工作。因此,确保标题清晰地反映出文章的核心内容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