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处不在的人脸辨认:就这样看着你你毫不知情
作者头像
  • Qualcomm中国
  • 2021-03-08 14:39:35 2

每天早晨出门上班,你可能会经历多次刷脸的过程。无论是使用Face ID解锁手机,还是通过小区或写字楼的门禁系统,亦或是用脸部识别进行支付,你可能已经发现自己身处一个人脸识别技术高度发达的世界里。

最近,一个关于人脸识别的案例引起了广泛关注。山东济南的一个房地产销售中心使用人脸识别技术,目的是区分自然来访的客户和中介带来的客户,以便采取不同的定价策略。据说,这种技术的应用使得直销与中介销售之间的价格差异可达几十万元。因此,有些购房者选择戴上头盔或口罩以避免泄露个人信息。

在南宁,一款名为“邕e登”的App原本旨在通过线上办理减少群众的奔波,然而却不幸被不法分子利用。他们通过人脸识别技术盗取用户的房产信息,并将房产迅速过户和抵押给第三方。这不仅使用户蒙受经济损失,也引发了人们对人脸识别技术潜在风险的担忧。

在美国新泽西州,一位女性曾因面部识别技术的准确性问题被警方错误拘留长达十天。人脸识别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智慧城市的建设、安保监控、虚拟登机牌、景区门票以及无人超市等领域。尽管这项技术带来了便利,但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隐私保护的忧虑。

人脸识别技术的发展已有很长的历史,其基本原理是通过提取图像特征并与数据库中的特征比对,以确认身份。近年来,随着机器学习技术的进步,人脸识别的速度和精确度都有了显著提升。例如,苹果公司的Face ID功能就能在瞬间完成解锁。

然而,这种无需主动确认的交互方式也可能带来隐私风险。例如,指纹或声纹解锁需要用户明确表示同意,而人脸识别则可能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被频繁使用。此外,人脸识别技术的广泛应用还可能导致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增加。企业与公共机构往往出于管理需要而广泛部署人脸识别设备,但这也会对个人隐私构成威胁。

近年来,随着大数据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个人开始重视“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通过分析每个人的生物信息数据,可以在虚拟世界中构建出一个相对完整的个人画像,包括购物习惯、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等。这种技术虽然带来了便利,但也引发了人们对隐私保护的关注。尤其是在公共场所,人脸识别技术的广泛应用可能会导致个人隐私受到侵犯。

2020年12月,天津市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天津市社会信誉条例》,成为全国首个禁止采集人脸识别信息的地方性法规。这表明社会各界已经开始意识到技术进步与隐私保护之间的平衡问题。如何在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保护个人隐私,已成为互联网时代的一大挑战。

    本文来源:图灵汇
责任编辑: : Qualcomm中国
声明:本文系图灵汇原创稿件,版权属图灵汇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图灵汇",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
人脸辨认无处不在知情毫不看着这样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