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人脸识别技术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不仅在手机上实现了刷脸支付和身份识别,还在高铁等公共交通工具中广泛应用。刷脸加身份证验证逐渐成为一种新的出行方式,许多公共场所也开始采用这种技术。
尽管人脸识别技术确实提供了很多便利,但也需要注意其潜在的风险。例如,在一些公共场合,人们需要通过人脸识别才能进入,但一旦人脸信息被恶意人士获取,可能会被用于非法用途,从而给用户带来麻烦。
针对这种情况,国家终于采取了行动。4月23日,《信息安全技术人脸识别数据安全要求》国家标准的征求意见稿正式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该标准主要目的是解决人脸识别数据滥用和泄露的问题,加强个人信息保护。
新标准规定,在收集人脸识别数据时必须获得明确同意,并且不得利用这些数据评估或预测个人的工作表现、经济状况、健康状况、偏好、兴趣等情况。此外,除了人脸识别外,还需提供其他身份验证方式供用户选择,不能因为用户不同意收集人脸识别数据而拒绝其使用基本服务。
此外,为了防止个人信息泄露,标准还要求在验证完成后立即删除相关信息。如果需要存储人脸信息,必须得到用户的许可,确保用户拥有最终的选择权。大家认为这项措施是否能有效应对当前的隐私泄露问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