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识别过程(概念)
作者头像
  • 段玮玲
  • 2022-06-11 15:32:13 2

图像识别过程

图像识别过程主要包含图像处理和图像识别两个阶段。


图像处理

图像处理通过计算机对图像进行分析,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图像处理主要分为模拟图像处理和数字图像处理两种类型,而当前主要使用的为数字图像处理。图像处理多依赖于软件实现,其目的在于消除干扰和噪声,将原始图像转化为便于计算机进行特征提取的形式,主要包括图像采样、图像增强、图像复原、图像编码与压缩以及图像分割。

  1. 图像采样

    图像采样是数字图像数据提取的主要手段。数字图像通常通过数字摄像机、扫描仪、数码相机等设备进行采样和数字化。这些图像可以是静态的,也可以是动态的,可以与其他数据(如文字、图形、声音)一同存储在计算机中,并显示在屏幕上。图像采样的目的是将图像转换为计算机能够处理的形式。

  2. 图像增强

    图像在成像、采集、传输、复制等过程中可能会因环境噪声、运动模糊、光线变化等因素而质量下降。图像增强通过减少图像中的噪声,改变图像的亮度、色彩分布、对比度等参数,提高图像的清晰度和质量。这为后续的图像分析和理解打下坚实的基础。

  3. 图像复原

    图像复原(或图像恢复)旨在恢复由于环境噪声、运动模糊等因素导致的图像模糊。图像复原通常采用滤波方法来恢复原始图像。另外,图像重建技术也是图像复原的一种特殊方法,通过一组投影数据建立图像。

  4. 图像编码与压缩

    数字图像的数据量庞大,需要大量存储空间。为了便于在网络环境中快速传输图像或视频,需要对图像进行编码和压缩。目前,图像压缩编码已形成国际标准,例如JPEG标准,适用于网络传输的数码相片和彩色照片等。由于视频可以视为一系列静态图像的时间序列,动态视频的单帧图像压缩可以使用静态图像的压缩标准。图像编码压缩技术减少了图像的冗余数据量,提高了图像传输速度。

  5. 图像分割

    图像分割是将图像划分为多个互不重叠且具有各自特征的子区域的过程。图像分割依据目标与背景的先验知识,将图像表示为有意义的连通区域集合。图像分割为后续的图像识别、分析和理解提供了基础。


图像识别

图像识别通过对图像处理后得到的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和分类来完成。常见的识别方法包括统计方法、句法方法、神经网络方法、模板匹配方法和几何变换方法。

  1. 统计方法

    统计方法通过对图像进行大量统计分析,提取反映图像本质特征的参数来进行图像识别。这种方法基于决策理论,建立了统计学识别模型。尽管贝叶斯模型和马尔科夫随机场模型是常用的统计模型,但在实际应用中,由于概率密度估计问题的存在,统计方法的应用受限。尤其当图像特征主要是结构特征时,统计方法难以进行有效识别。

  2. 句法方法

    句法方法是对统计方法的补充。在句法方法中,图像特征通过符号来描述,而不是数值特征。句法方法通过分层描述的方法,突出图像的空间结构关系信息。这种方法不仅可以用于图像分类,还可以用于景物分析和物体结构识别。然而,当存在较大的干扰和噪声时,句法方法抽取子图像(基元)困难,容易产生误判。

  3. 神经网络方法

    神经网络方法使用神经网络算法对图像进行识别。神经网络系统由大量的简单处理单元(神经元)组成,通过相互连接形成复杂网络。神经网络具有非线性映射逼近、大规模并行分布式存储和综合优化处理等特性,特别适合处理信息不确定性问题。然而,神经网络方法存在收敛速度慢、训练量大、训练时间长等问题,其实用性有待提高。

  4. 模板匹配方法

    模板匹配方法是一种基本的图像识别方法。模板匹配法通过将已知物体的模板与图像中的未知物体进行比较,检测出符合模板的物体。尽管该方法简单方便,但其应用范围有限,识别率依赖于模板的准确性。此外,由于图像噪声和物体形状的不确定性,模板匹配法在复杂情况下效果不佳。

  5. 几何变换方法

    几何变换方法主要用于形状匹配。霍夫变换是一种快速的形状匹配技术,可以将图像中给定形状曲线上的所有点变换到霍夫空间,从而检测出峰点。霍夫变换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可以用于检测有缺损形状。改进的霍夫变换算法(如快速霍夫变换、自适应霍夫变换和随机霍夫变换)进一步提高了计算效率。

以上就是图像识别的基本过程及其核心方法。希望这些信息对你有所帮助。

    本文来源:图灵汇
责任编辑: : 段玮玲
声明:本文系图灵汇原创稿件,版权属图灵汇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图灵汇",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
识别图像概念过程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