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识别过程(概念)
作者头像
  • 孙洁
  • 2022-06-13 10:13:33 3

图像识别与处理过程

图像识别和处理是一个多步骤的过程,主要包含图像处理和图像识别两大部分。

图像处理

图像处理是利用计算机对图像进行分析,从而达到特定目的的技术。这一过程通常分为模拟图像处理和数字图像处理,但在现代应用中,数字图像处理更为常见。图像处理主要依赖于软件实现,其目的是去除干扰和噪声,将原始图像转换为便于计算机处理的形式。具体步骤包括图像采样、图像增强、图像复原、图像编码与压缩以及图像分割。

1. 图像采样

图像采样是数字图像数据提取的主要手段。通过数字摄像机、扫描仪、数码相机等设备,将图像数字化,包括动态图像,并将其存储在计算机中,以便后续处理。

2. 图像增强

图像在采集和处理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质量下降,为了提升图像的清晰度和视觉效果,需要对其进行增强。图像增强通过减少噪声、调整亮度和对比度等操作,使图像的主体结构更加清晰。

3. 图像复原

图像复原是通过滤波等方法,从模糊或降质的图像中恢复出清晰的图像。此外,图像重建技术也常用于从一组投影数据中重建图像。

4. 图像编码与压缩

数字图像数据量庞大,需要进行编码和压缩以节省存储空间和加快传输速度。常见的压缩标准如JPEG,适用于网络传输和存储。

5. 图像分割

图像分割是将图像划分为多个互不重叠的子区域,每个子区域具有独特的特征。图像分割有助于后续的图像识别和分析。

图像识别

图像识别是在图像处理的基础上,通过特征提取和分类来识别图像内容。常用的识别方法包括统计法、句法方法、神经网络法、模板匹配法和几何变换法。

1. 统计法

统计法通过对大量图像进行统计分析,提取关键特征进行识别。这种方法依赖于数学决策理论,但可能在处理复杂图像时遇到困难。

2. 句法方法

句法方法通过描述图像的空间结构关系来进行识别。这种方法在处理干扰和噪声较多的情况时可能表现不佳。

3. 神经网络法

神经网络法模拟人脑的感知和学习过程,适用于处理不确定性和复杂问题。尽管实用性强,但在训练时间和准确性方面仍有改进空间。

4. 模板匹配法

模板匹配法是最基本的图像识别方法之一。通过将已知物体的模板与未知物体进行比较,确定是否匹配。这种方法简单但受限于模板的多样性和计算量。

5. 几何变换法

几何变换法,特别是霍夫变换,是一种高效的形状匹配技术,尤其适用于检测有缺损的形状。通过变换算法,可以有效提高计算效率和识别精度。

    本文来源:图灵汇
责任编辑: : 孙洁
声明:本文系图灵汇原创稿件,版权属图灵汇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图灵汇",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
识别图像概念过程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