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宠出道,戏精的是人
作者头像
  • 数智物语
  • 2022-06-29 08:49:24 4

编辑导语

宠物一直是人们热议的话题,随着短视频平台的兴起,宠物视频也逐渐增多,其中有趣可爱的宠物视频吸引了大量用户。本文作者分享了关于萌宠视频账号的分析,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这一现象。

每隔一段时间,萌宠话题都会登上微博热搜。“猫是液态的吗?”“养一只金毛是什么样的体验”……各式各样的话题下,用户纷纷晒出自家宠物,吸引了许多“云吸宠”人群。

据Quest Mobile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0月,国内萌宠群体规模已经超过5.3亿。宠物已经成为人们的情感寄托,而随着互联网的升级,一些暂时没有条件养宠物的用户转向线上,推动了线上萌宠行业的蓬勃发展。

继萌宠表情包风靡之后,短视频成为萌宠内容的主要平台,萌宠创作迎来了黄金时期。大量优质作品不断为萌宠内容注入活力。如今,萌宠已成为快手的重要垂直领域之一,抖音的“萌宠出道计划”话题播放量已达到706.7亿次,B站也推出了“萌宠星探官”和“云吸动物大会”等活动,招募动物领域的UP主,以满足用户的“吸宠”需求。

在这些话题中,有照顾孩子的二哈,有玩转阴谋阳谋的猫咪,也有放飞自我的羊驼……在盘点众多萌宠短视频后,笔者发现:虽然“出道”的是宠物,但创作者的主动性在与宠物的互动中起到了关键作用。优秀的萌宠主播需要具备“戏精”的基本技能。

一、神奇动物在哪里?

随着大众对萌宠内容的关注度提升,快手、抖音、B站等平台的萌宠账号迅速发展。艾媒咨询数据显示,在短视频平台上,犬猫是创作的主要对象。然而,随着宠物驯养的成熟,一些小众宠物也开始进入大众视野。

豹纹守宫从铺满木屑的饲养盒中探出头,温顺地等待主人投喂面包虫,展现了冷血动物的魅力。相对于本土麻鸭,圆滚滚的柯尔鸭已身价不菲,摇摇摆摆的走路姿态非常可爱,小巧的体型让它可以稳稳地被主人托在手中。

以“神兽”著称的羊驼也备受用户关注。在抖音播主@神兽貂蝉与大乔发布的一条视频中,羊驼跟随主人穿过人行横道,快乐的小碎步和乖巧的姿态吸引了无数路人的目光。

宠物们在镜头前展现日常萌态,或与主人亲密互动,既满足了观众的娱乐需求,也赢得了喜爱。尽管“出道”的是萌宠,但创作者的主动性在与宠物的互动中发挥了决定性作用。一个优秀的萌宠主播,也需要掌握“戏精”的基本技能。

二、萌宠出道,戏精的是人

根据内容形式,各平台的萌宠短视频大致可分为三类:日常记录类、游戏互动类和剧情娱乐类。

1. 日常记录类

日常记录类是萌宠赛道最重要的内容之一。这种形式多样,创作者可以捕捉宠物的高萌瞬间,或记录宠物的日常,剪辑成片。这类视频门槛较低,展示的宠物更为真实、自然,创作的关键在于发现宠物的亮点和主要特征。例如,账号@雪球日记抓住奶猫腿短的特征,记录小奶猫迈着小短腿好奇地跑来跑去的日常,配合后期音乐,成功挑战“底盘最低”猫咪;在记录猫咪生产的一段短视频中,@雪球日记则采取了后期配音的方式,为待产的母猫与产房外守候的公猫配出心声,为日常记录增添了趣味性。

日常记录类视频不仅能体现宠物个性。在@猫咪叫不苦的视频中,温柔的不苦与主人的相处十分甜蜜,而同为橘猫,@白棕先生的“大佬”敦敦则气势十足、震慑全场。两只猫咪的性格差异在彼此主人的日常向视频中暴露无遗。例如,在@白棕先生的一条视频中,她让爱打架的小狸花去欺负敦敦,狸花猫壮壮用全部动作表示抗拒,期间播主多次怂恿鼓励,但冷漠的敦敦一巴掌就结束了壮壮的试探。

2. 游戏互动类

在游戏互动类视频中,创作者喜欢创设一定情境,测试宠物的反应。例如,B站UP主@花花与三猫用猫薄荷洗澡,观察猫咪是否会沉醉于这种味道;@牧羊小队长则在出门前故意将萨摩遗忘在屋内,被“抛弃”的狗子先是震惊转为委屈,接着心情低落,这时主人及时归来安抚宠物情绪。

“按键发声器”也是创作者喜爱的工具。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宠物们可以通过按键表达“吃饭”“出去玩”等想法。UP主@逗比小贝基正是利用这一点,先让柯基小贝按下“下楼”的按键,继而挑拨离间,让两只柯基打成一团。

这类内容聚焦宠物的反应,能快速抓住用户的好奇心,出人意料的结局往往能带来不错的效果。

3. 剧情娱乐类

剧情类短视频相对门槛较高,除了剪辑技巧外,还需要一定的素材积累,但这类视频吸粉速度较快。最具代表性的账号有B站UP主@奶糕成精档案社,在《猫之计谋》视频中,奶糕为了得到放置于柜顶的小零食设计了精密的机关,铲屎官出现即开启连锁反应,在一系列复杂操作后,奶糕如愿以偿。精细的视频有着“大片即视感”,奶糕微表情的捕捉也让用户十分入戏。

另一类代表如@尿尿是只猫,这类视频更加“接地气”,贴近日常生活,个人风格明显。剧情在铲屎官与猫咪尿尿的日常相处中推进,主题较为常见,如“给尿尿剪爪子”“猫狗初见”,但人猫之间“浑身都是戏”的交流与出乎意料的后续都戏剧化十足。相比而言,这类视频更加依赖主人与宠物的化学反应,也有一定的素材整合要求,拍摄周期较长。

入局萌宠赛道看似简单,但如何让内容更加有趣,在众多优质作品中脱颖而出?卡思数据总结了萌宠类短视频创作的三条准则,为想要入局萌宠赛道的创作者提供参考。

1. 赋予宠物“人设”

这并不意味着让猫狗模仿人类行为,而是基于宠物本身性格的设定。例如,在@糯米的趣味生活发布的视频中,边牧糯米凭借聪明、机敏的特点迅速吸粉。在前文提到的账号中,无论是温柔的不苦,还是威严的敦敦、“一级打人选手”尿尿,拥有独特个性的宠物往往更受欢迎。同时,增进与宠物的交流沟通有助于亲密关系的建立,让你能更快体会到宠物的独特个性。

2. 注重剪辑与拍摄技巧

蒙太奇式剪辑同样适用于“宠物大片”,这要求创作者在日常中积累与宠物互动的素材,注重宠物微表情捕捉,通过镜头拼接及后期配音,将其组成一个完整而有趣的故事。在拍摄过程中,宠物反应的不确定性也能为视频带来惊喜,而创作者需要抓住亮点,通过BGM的设置、节奏的把控使内容更加出彩。

3. “萌宠+”模式

将萌宠内容与其他题材结合,如@小鱼儿夫妇将猫咪“叨乐”的日常融于生活向短视频中,拓宽了创作领域。在后期的视频中,UP主@花花与三猫也尝试将萌宠与美食结合,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三、宠物经济水涨船高,如何“变现”?

宠物经济迎来了黄金期。据《2021年中国宠物消费趋势白皮书》,2020年,我国宠物市场规模接近3000亿元。宠物行业虽非新兴行业,但近年来,无论是养宠理念还是消费热点,都发生了显著变化。

首先,萌宠人群的扩大,以年轻人为主的养宠人群更愿意与宠物建立亲密的情感联系,而用户消费理念的升级也促使行业走向细化。在宠物食品领域,肉干、饼干等宠物零食以及各类营养品成为主粮之外的补充,迎合了精细化养宠的需求。

其次,围绕宠物的行业消费链趋向完整和成熟,宠物用品、宠物健康、宠物服务也得到了更广泛的关注。

此外,在快速发展的社交媒体驱动下,养宠人群的消费由线下转移到线上,更倾向于在网上采购宠物必需品,这也为萌宠营销提供了发展契机。

对于萌宠达人而言,短视频带货是最普遍的变现途径,任何宠物相关的产品都可以自然植入视频中,完成内容种草。此外,打造个人IP也成为部分头部账号的选择。例如,B站UP主花花与三猫开设了个人小店,以IP为中心运营各类文创周边,如猫咪同款服装、盲盒玩具,或印有品牌图案的马克杯、T恤等。

对于商家而言,在抖音、快手等平台开设官方萌宠账号,通过短视频种草,将消费者引流至直播间成为一条可行的变现通道。商家运营短视频时,可以选择的内容更为丰富,除前文提到的三类内容外,知识科普、专业讲解也可成为创作赛道。而在直播中,部分商家甚至不再局限于小小直播间,而是带领消费者走进工厂,观看宠物用品的制作过程,用“零距离”沟通的形式,打消消费者的购买疑虑,用“眼见为实”促进成交。

四、宠物热潮下的阴影

热潮之下,仍有阴影。对于创作者而言,无论是宠物日常还是剧情娱乐,都有创意枯竭的可能,内容的同质化是萌宠达人无法回避的问题。其次,宠物的表达欲望下降,拒绝配合镜头也会给创作带来压力。

对于整个宠物行业而言,需要规范的问题更多。最近被曝光的“带血的经济”宠物盲盒事件,长途运输或不规范的检疫可能给宠物带来致命危险;一些劣质宠物用品也时常“翻车”,威胁着宠物健康。

一些平台也出现了误导性内容,如“抛狗狗”拍照、喂宠物吃零食、给宠物化妆等,这些内容乍看十分新奇,却存在潜在危险,可能会引发宠物应激反应,甚至导致宠物生病。

镜头之外,视频里的宠物处境也引发了爱宠人群的担忧。在抖音账号@王泡芙视频评论区,就有用户怀疑先前的鹦鹉被迫“与猫共处”,受到了虐待;B站UP主@花花与三猫也曾被质疑,在已拥有四只猫的情况下,再接养新猫会不会挤压猫的生存空间。

在微博,也有博主提出“抵制宠物剧本”的观点,认为短视频背后的宠物剧本,在一方面会使人们对宠物产生不正确的期待,另一方面也无视了宠物自身的娱乐需求,这类将宠物视为盈利工具,变相“虐宠”的行为极易引发公众反感。因此,在短视频创作中,把握尺度也是创作者应谨慎对待的问题。

总体而言,萌宠行业已步入重要发展时期,入局的创作者也越来越多。对于萌宠类创作,笔者始终认为,宠物的意义在于陪伴,守好优质内容的同时,也要谨记:爱宠的初心不可变。

    本文来源:图灵汇
责任编辑: : 数智物语
声明:本文系图灵汇原创稿件,版权属图灵汇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图灵汇",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
出道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