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计算机进行遥感信息的自动提取需要使用数字图像。由于地物在同一波段和不同波段的波谱特征各异,通过分析地物在各波段的波谱曲线,可以识别并提取同类目标物。早期的自动分类和图像分割主要基于光谱特征,后来逐渐结合了光谱特征、纹理特征、形状特征和空间关系特征等综合因素。
常用的信息提取方法是遥感影像的计算机自动分类。首先,对遥感影像进行预判读和野外调查,以建立地物与影像特征之间的对应关系,并验证预判结果。接下来,选择训练样本并进行统计分析,使用合适的分类器对遥感数据进行分类,并对分类结果进行后处理,最后进行精度评价。
遥感影像的分类通常基于地物的光谱特征、形状特征和空间关系特征。目前,大多数研究仍然侧重于光谱特征。在分类前,常常需要做一些预处理,如校正、增强和滤波,以突出目标物特征或消除亮度差异。
遥感图像分类是指为单个像元或均匀区域赋予特征名称,其原理是利用图像识别技术实现自动分类。计算机主要依据物体的光谱特性进行识别和分类,其他信息如大小、形状和纹理尚未充分利用。
计算机图像分类方法主要有两种:监督分类和非监督分类。
监督分类需要从图像区域中选择训练样本,这些样本的地物类别是已知的。通过这些样本建立分类标准,计算机将按此标准对整个图像进行分类。这是一种由已知样本推断未知区域类别的方法。
非监督分类不需要已知类别或训练样本。它利用图像数据在特征测量空间中聚集成群的特点,形成数据集,并核对这些数据集所代表的物体类别。与监督分类相比,非监督分类不需要事先了解研究区域,且在时间和成本上更为节省。然而,非监督分类的精度通常低于监督分类。
细小地物在影像上以有规律的方式重复出现,反映了亮度变化的频率。纹理形式多样,包括点、斑、格、垄、栅等。每种地物在影像上都有独特的纹理图案,因此可以通过纹理特征识别地物。
纹理特征描述了亮度(灰度)的空间变化情况,主要有三个标志:序列性、序列的基本部分和结构尺寸。纹理可分为确定性和随机性两类。纹理特征提取算法主要分为结构法和统计法。结构法适用于规则纹理,而统计法则适用于随机性纹理。
图像分割是将图像分成各具特性的区域并提取感兴趣目标的过程。它是从图像处理到图像分析的关键步骤。图像分割方法包括区域法、边界法和基于边缘检测的方法。区域法通过像素聚类实现分割,边界法通过检测边界实现分割,边缘检测方法则通过检测边缘像素并连接它们形成边界。
阈值是区分物体与背景的门限,大于或等于阈值的像素属于物体。这种方法适用于物体与背景有明显差异的情况。常用的阈值处理技术包括全局阈值、自适应阈值和最佳阈值。
物体边界处的梯度最高,通过跟踪图像中最高梯度的点可以获得边界。这种方法易受噪声影响,通常需要对梯度图像进行平滑处理。
边缘检测方法包括Sobel、Canny和LoG等。在边缘图像基础上,通过平滑、形态学处理去除噪声,再通过细化、边缘连接和跟踪等方法获得轮廓边界。
Hough变换可用于检测符合参数模型的特征,如直线、圆和椭圆等。
区域增长方法基于像素相似性聚集像素点,从初始区域开始逐步扩展。这种方法适用于复杂图像,但计算量较大。
基于像素级别的信息提取过于注重局部细节而忽略整体结构,导致精度受限。面向对象的遥感信息提取综合考虑光谱统计特征、形状、大小、纹理和相邻关系等因素,提高了分类精度。具体方法如下:
摘要:提出了一种含有方向信息的八方向边缘提取算子,采用边缘跟踪方法抑制噪声,并提出了一种自适应确定边缘提取门限值的方法。
经典的边缘提取模板算子,如Roberts算子和Sobel算子,只有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的模板,无法表示图像的实际边缘方向。本文提出的算法包含方向信息,通过边缘跟踪方法抑制噪声,并提出了一种自适应确定边缘提取门限值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