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动驾驶技术的推动下,中国汽车产业的革新步伐加速,吉利、上汽等品牌纷纷响应,快速转向智能化发展。与互联网巨头百度、阿里巴巴的合作,使得吉利、上汽在造车新势力的浪潮中脱颖而出,而奇瑞,这位曾经的行业佼佼者,亦不甘落后。
奇瑞与科大讯飞的战略合作,旨在深度探索智能座舱、智能音效与智能驾驶领域,甚至计划在条件成熟时,共同研发具备L4级自动驾驶功能的汽车。此外,奇瑞商用车与蚂蚁链的合作,则标志着奇瑞正逐步从传统主机厂转型为商用车运营商,利用区块链、物联网技术提升运营效率。4月份发布的“奇瑞4.0时代全域动力架构”,集燃油、混动、纯电、氢动力于一体,展示了奇瑞在多元能源动力解决方案上的创新与探索。
成立于1997年的奇瑞,从一条二手发动机生产线起步,短短几年内实现了从整车生产到海外出口的飞跃。2003年,经典车型奇瑞QQ的热销,奠定了奇瑞在市场上的地位,年销量接近10万辆,标志着奇瑞品牌汽车走向国际市场。2009年,奇瑞连续9年位居自主品牌销量榜首,出口销量冠军的位置持续多年。
然而,奇瑞在中高端市场的尝试并未如愿,两次多品牌战略转型未能成功,反而加剧了内部竞争,消耗了大量资源,导致品牌定位模糊,销量下滑。自2011年起,奇瑞的市场份额开始逐渐萎缩,与国产车销量第一的位置渐行渐远。
尽管面临挑战,奇瑞并未放弃追赶时代潮流的努力。早在2000年,奇瑞就开启了新能源汽车的研发之路,成为国内早期的新能源技术探索者之一。2015年,奇瑞新能源汽车产品开始在市场中崭露头角,多次进入新能源车销量排行榜。2016年,奇瑞获得了新能源汽车生产牌照,正式进入国家认证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商行列。
在智能汽车领域,奇瑞早在2010年即启动了前瞻技术研发,以智能网联为核心,构建了“奇瑞雄狮”智能化品牌战略,涵盖自动驾驶、智能互联等多个业务板块。2018年,奇瑞已掌握多项自动驾驶关键技术,并在北美地区进行了公开路测,成为中国少数获得自动驾驶测试许可的企业之一。
面对汽车行业的巨变,奇瑞正积极调整战略,加大研发投入,以期在智能化与电动化领域实现突破。与百度、中兴通讯、华为等企业的合作,表明奇瑞在车联网、智能制造等领域积极探索,加速5G技术在汽车行业的应用。地平线、德赛西威等企业的合作,进一步强化了奇瑞在智能汽车领域的布局。
奇瑞能否重拾辉煌,重返行业中心舞台,关键在于技术创新与战略调整。在新能源汽车与智能汽车需求爆发的背景下,奇瑞若能把握机遇,克服历史遗留问题,或将实现逆袭。这场国产自主品牌的转型大戏,正由吉利、上汽、奇瑞等品牌共同演绎,最终谁能站稳脚跟,还需时间给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