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东西(公众号:chedongxi)作者:迩言,编辑:Juice
2023年,汽车市场将围绕“降价”与“洗牌”两大主题展开全年活动。今年,中国汽车市场展现出前所未有的竞争态势,多位行业高管一致认为这是汽车市场最为激烈的年份。华为终端BG CEO余承东甚至指出,汽车市场的竞争才刚刚开始,未来竞争将更加激烈。
随着第三季度的价格战打响,特斯拉再度以颠覆性的降价策略冲击市场,进一步压缩了供应链成本。这促使业界将“降本增效”提升到了新的高度。在这一趋势下,智能驾驶解决方案的普及速度与应用水平成为了各大车企的核心竞争力。
智能驾驶解决方案的普及与竞争
当前,量产自动驾驶领域竞争激烈,包括蔚来、小鹏、理想、哪吒在内的新能源汽车品牌与华为等Tier1供应商,凭借高速NOA(导航辅助驾驶)与城市NOA(城市导航辅助驾驶)的落地,已进入行业第一梯队。与此同时,新兴的智能驾驶“新势力”凭借强大的原创算法能力、大模型能力、数据闭环工具链与算力基础设施,也展现出了与第一梯队相匹敌的实力。
旷视科技的智能驾驶布局
作为人工智能物联网行业的佼佼者,旷视科技自2021年起便涉足智能驾驶领域,尽管初期鲜少公开相关信息,但在今年6月,旷视在国际最前沿的智能驾驶挑战赛中,以其卓越的感知能力展现了其在智能驾驶领域的实力,使其智能驾驶业务逐渐揭开面纱。
在成本与性能难以兼得的背景下,视觉驱动的智能驾驶解决方案因其低成本与良好用户体验而受到市场青睐。旷视科技通过集成“感知、建图、跟踪、预测”四合一的模型,不仅实现了软硬件一体化的端到端解决方案,还在硬件与算法层面持续优化,推动成本至少降低20%,以适应主流市场的需求。
成本优化与技术创新
旷视科技采取“去激光雷达”、“去高精地图”与“去RTK定位”的策略,有效降低了成本。同时,通过优化算力,将“BEV+Transformer”技术成功应用于低算力芯片上,保证了高性能的同时,实现了成本的大幅缩减。此外,旷视科技致力于构建统一的算法框架与“Pin-to-Pin”系列芯片,旨在帮助主机厂更好地控制质量与成本,加速量产进程。
大模型时代的机遇与挑战
随着大模型技术的兴起,为智能驾驶领域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旷视科技作为国内较早探索大模型商业化的先行者,其在通用多模态大模型、AI内容生成大模型、计算摄影大模型与自动驾驶大模型等多个方向的研发成果,为自动驾驶大模型的商业化落地积累了宝贵经验。
大模型的应用不仅提升了研发效率,还能通过多模态融合提升感知能力的上限,进而改善决策能力,使智能汽车具备更高级别的自主决策能力。这将推动未来智能座舱从“感-知-决”的产品体系向更加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结论:AI与自动驾驶的未来展望
随着AI技术的不断进步,汽车行业正迎来智能升级的新时代。面对全球范围内的竞争,谁能充分利用AI能力实现降本增效,谁将有望在智能汽车的下半场发展中占据领先地位。近年来,得益于智能电动汽车的蓬勃发展与本土企业的崛起,部分AI企业已崭露头角,正迅速加入全球智能驾驶解决方案的竞争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