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智能化最新野望: SpaceGPT 上车、城市 NOA 落地100城、杨继峰领衔 AI Lab
作者头像
  • 丁伯洋
  • 2023-09-18 10:27:00 3013

长城汽车智能化新动向:SpaceGPT登车、城市NOA覆盖百城、杨继峰引领AI实验室

长城汽车,这家市值千亿的主机厂,在经历了近两载的沉默后,再次向外界展示了其智能化领域的最新进展。智能空间、大模型上车以及计划于明年前将城市NOA技术覆盖至全国100个城市,成为了其重新出击的利器。

面临挑战,寻求转型

长城汽车在今年上半年遭遇了销量增长放缓与利润下滑的困境。据其2023年半年报显示,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12.61%,但归母净利润却下滑了75.69%。面对业绩压力,长城迫切需要寻找新的增长点,智能化升级成为其转型的关键。

咖啡智能:早布局,大平台

长城在智能化领域的布局并不晚。早在2021年6月,长城便推出了“咖啡智能”技术品牌,涵盖智能座舱系统(Coffee OS)、智能驾驶系统(Coffee Pilot)、智能云(Coffee Cloud)与电子电气架构(Coffee GEEP)四大核心产品,旨在打造全车型、全车系、全品牌的统一平台架构。

智能驾驶:聚焦场景,差异化布局

长城在智能驾驶领域的投入位居传统主机厂前列。其在2019年末孵化了自动驾驶技术公司毫末智行,并在2021年组建了由三位联创组成的“咖啡智驾”团队,旨在通过场景驱动的策略,为不同品牌量身定制智驾解决方案。魏牌作为高端SUV代表,将率先搭载毫末提供的城市NOH功能;欧拉则侧重于解决女性用户的泊车难题;坦克则注重驾驶体验的个性化调校。

智能座舱:迭代升级,用户体验优化

在智能座舱领域,长城于2021年推出了Coffee OS 1.0与2.0系统。尽管初期用户反馈存在一些问题,如语音识别不精准,但在最新版本中,通过使用高通8155芯片的V3.5平台,实现了快速响应与四音区语音识别,提升了用户体验。

AI Lab:前瞻布局,创新驱动

为应对智能化时代的挑战,长城汽车设立了AI实验室(TCAL),整合了与智能化相关的多个部门资源,旨在提供数据能力、计算能力与体系能力,同时推动某些效果模块的标准化与复用。此举标志着长城在AI驱动下的整车开发策略的深化。

结语:紧跟潮流,强化竞争力

面对行业竞争加剧与技术革新趋势,长城汽车通过智能驾驶与智能座舱的持续投入,以及AI实验室的建立,展现出其在智能化转型道路上的决心与实力。未来,长城将如何在“AI定义汽车”的时代中保持领先地位,值得业界持续关注。

    本文来源:雷锋网
责任编辑: : 丁伯洋
声明:本文系图灵汇原创稿件,版权属图灵汇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图灵汇",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
新野长城领衔智能化落地上车SpaceGPT城市杨继峰Lab
    下一篇